加入收藏联系我们
欢迎访问遵义市中华美德文化传播协会官方网站 (2015-9-13)
当前位置:首页>文章>群书治要感悟

群书治要感悟

和而不同 共享太平

作者:汪孝杰  2019年8月16日  阅读次数:7701

平天下篇
178.和而不同 共享太平
179.求同存异 共生共荣
180.不图富有 但求平安

和而不同 共享太平
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和谐的民族,“以和为贵”是中国文化的根本特征和基本价值取向。如何实现和谐呢?是否只有“铁板一块,千人一腔”才能达到和谐?
在不少人的印象中,传统中国,就整个国家来说,都是皇上一人说了算;就一个地方和家庭来说,则是地方长官和家长说了算。上面说一,下面不能说二;上面说是白,下面不能说是黑。不管对错,下级服从上级;晚辈服从长辈,那是绝对不容含糊的。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看到,一些人为了维护所谓的和谐局面,或者为了避免得罪人,总是简单附和上级或他人意见,而不能坚持正确的主张。有人认为,这是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导致的。读过《群书治要》,我们便明白,在真正的传统文化观念里,“以和为贵”并非不讲原则,“和而不同”才是真实智慧。
《群书治要》卷九《论语治要》中写道:“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指在为人处世方面,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既坚持原则又不排斥不同意见,在相互争论辩解中达成共识。而在《群书治要》卷六《春秋左氏传》(下)中,这一原则直接表现在处理君臣关系中:齐景公从打猎的地方回来,晏子在遄台侍候,梁丘据驱车来到。齐景公说:“惟有据与我和谐啊!”晏子回答说:“据也只不过是一直保持意见跟您相同而已,哪里说得上和谐?”齐景公说:“和跟同不一样吗?”晏子回答说:“不一样。和谐好像做羹汤,用水、火、醋、酱、盐、梅来烹调鱼和肉,用柴禾烧煮,厨工加以调和,使味道适中,味道太淡就增加调料,味道太浓就加水冲淡。君子喝汤,内心平静。君臣之间也是这样。国君所认为行而其中有不行的,臣下指出它的不行的而使行的部分更加完备。国君所认为不行而其中有行的,臣下指出它的行的部分而去掉它的不行,因此政事平和而不肯违背礼仪,百姓没有争夺之心……现在据不是这样。国君认为行的,据也认为行。国君认为不行的,据也认为不行。如同用清水去调剂清水,谁能吃它呢?”
在中国古代,“和而不同”也是处理不同学术思想派别、不同文化之间关系的重要原则,是学术文化发展的动力、途径和基本规律。从哲学意义上理解,“和”即统一,和谐,它是抽象的,内在的;“不同”是具体的,外在的。容“不同”,才能达到“和”的境界。现实中,“和而不同”就是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不强求一致,承认、包容乃至尊重差异,以达共存共荣。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和而不同”的观念仍然显示出强大的生命活力。我们正在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本质上是“和而不同”的社会,和谐世界的目标也只有在“和而不同”的前提下才能构建成功。国际关系中的“和”,是指在国际交往中,国家之间的共同理念和共同利益,比如和平与发展,这是世界各国人民共同热爱和渴望的;“不同”是指世界各国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比如,不同的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发展程度和文化背景等。国与国在尊重各国之间“不同”的基础上,寻求、塑造和扩展国家之间的共同理念和共同利益,通过“和而不同”扩大和深化国际合作,便可获得“双赢”和“多赢”。因此,2014年6月28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演讲中说,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和为贵”、“和而不同”、“协和万邦”、“兼爱非攻”等理念。“合则强,孤则弱。”合作共赢应该成为各国处理国际事务的基本政策取向。

求同存异 共生共荣
曾几何时,一说到传统文化,有人立刻就想到封闭专制,说正是因为传统文化这种封闭专制的特点才导致中国发展缓慢,缺乏生机与活力。真正深入经典,我们便会发现,传统文化中包容开放的观念由来已久。《群书治要》卷一《周易治要》中睽卦的内容就强调了这种观念。
“象曰,上火下泽,睽,君子以同而异。同于通理,异于职事。”《象传》中说,上为火而下有泽,两相背离,这是睽卦的象征。看到这个卦象,君子处世应该求同存异,保持自己的个性和特色。认同共通的道理,各自做好自己的事情。“彖曰,睽,火动于上,泽动而下,天地睽而其事同也。男女睽而其志通也,万物睽而其事类也,睽之时用大矣哉!”睽卦火起而升腾向上,水动而流泻向下,天与地一高一低,两相对立,但其化育万物的事是相同的;男与女,一刚一柔,秉性不同,但其成家理事的心意是相通的;世间万物,各具风姿,特性各异,但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是类似的。睽卦异中有同,同中有异,异同并存的施用范围是很大的。
由此我们看出,中华传统文化从来都是实事求是、尊重规律的,其辨证思维和灵活处事的水平令人叹服。就拿上面这段内容来说,首先是基于对自然现象的观察,看到万事万物各有特点、共生共荣的特性;然后延伸到社会领域,阐明人与人相处,也应遵循自然规律,本着求同存异的原则处世待人。
求同存异,同的是共通的道理,共同的目标,共同的愿望,异的是不同的表象、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特点等。比如就一个家庭来说,家和万事兴,这是共通的道理,家庭幸福、家业兴旺、家道光大,这是共同的目标和愿望,至于每个家庭成员各自的性格特征、身份职业、兴趣爱好等等都不相同,理应尊重和包容;就一个国家来说,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富强是共同的目标和愿望,有利于实现这些目标愿望的行动纲领、法律制度等是共通的原则,而在这些共同目标、愿望、原则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种种各不相同的表现和实现方式,则是允许存在的。
求同存异的态度,既能保持人际和谐,又能促进社会发展,还能展现自然与社会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这种求同存异的原则与方法,可以广泛适用于小到个人、大到国家的广阔范围。人与人之间、团体与团体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如果能够本着求同存异的原则去对待和处理彼此之间的关系,就一定可以避免很多无谓的争端,形成和谐的局面。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处理国际关系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改革开放时期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的治国主张,都有一个求同存异的原则与方法作为基础和手段。通过专制与高压的手段实现的和谐,是表面和暂时的和谐,是死水一潭、缺乏生机的和谐,因为这种手段悖逆客观现实,违背客观规律,缺乏尊重与包容,表面的和谐表象下面隐藏着忤逆和对抗的种子,当那种被强行压制的种子发芽成长到一定程度,必然引发强烈的破坏行为;而只有在求同存异前提下形成的和谐,才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和谐。
求同存异建和谐,既是古人的智慧,也是今人的目标。

不图富有 但求平安
摔碎“铁饭碗”,打破“大锅饭”,破除平均主义,拉开收入档次,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改革初期,这样的口号喊得很响。每当“改革”不力,有人阻挠,有人就会把“不患寡而患不均”这样的“封建落后思想”拿出来批判一通。那时候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保守、落后的平均主义。读过《群书治要》卷九《论语治要》原文后,才知道我们对这句话的理解并不准确。
《论语》的原文是:“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意思是说:我听说,对于拥有邦国的诸侯和拥有世家的大夫,不怕土地少人口稀,就怕不公平;不怕贫穷,就怕人心不安。所以政教公平,也就没有贫穷存在;社会和谐,前来归附的人就不会少;人心安定了,邦国和世家也就没有倾覆的危险了。如果这样远方的人还不归服,就要通过修养仁义道德来感化感召他们;已经来了,就让他们安心住下去。
由此看来,这一段话的意思并非提倡简单的平均主义,而是倡导公平正义、富强民主、和谐平安的。上世纪改革之初提出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目的,是要让先富者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也就是说还是着眼于“均贫富”,而不是搞“两极分化”的。
一段时期以来,中国社会的确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回顾起来,凡是“两极分化”现象严重的单位、企业、地区,人心都不大稳定,社会矛盾都是比较多的。尤其是那些凭借职权、依靠垄断导致的收入差距拉大的现象,常常导致民怨沸腾。这些,都是一些人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理解不透、落实走样所导致的。用这样的心智去理解传统文化经典,同样导致对经典的误读和错解。
仔细品读《论语》中的这一段话,笔者认为,这跟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理念不仅不矛盾,而且是相一致的,跟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乃至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也是不矛盾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中,协调、共享,就是要解决“不均”问题的,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则可以同时解决“不均”“不安”的问题。
解决“不均”“不安”的问题,国家层面自有总体的设计和部署,各个地方、各个单位、各个企业,乃至于家族、家庭,也当树立和培养“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的意识。发展水平高的地方,积极主动地帮助、扶持发展水平低的地方;经济收入高的单位、企业乃至个人,热情主动地参与扶贫济困的善举;家族、家庭中出于亲情的缘故,也相互搀扶,互帮互助;而发展缓慢和收入较低的地方、个人积极进取,同时把注意力集中到让自己“心安”上,不为自己的暂时缓慢与落后而心浮气躁甚至牢骚满腹。如此这般,各个层面都行动起来,从消除贫困入手,从追求心安入手,久久行之,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的现象就会得到缓解乃至彻底解决,心浮气躁、民怨沸腾的现象就会越来越少,人心就会越来越安定,社会就会越来越和谐。再加上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推动道德实践,我们这个国家民族的凝聚力、吸引力、影响力就会越来越强大。

遵义市中华美德文化传播协会 版权所有

地址:遵义市红花岗区丁字口中山医院二楼    联系电话:13984979998    邮箱:827838515@QQ.com

黔ICP备15014843号

官方微信
联系我们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