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联系我们
欢迎访问遵义市中华美德文化传播协会官方网站 (2015-9-13)
当前位置:首页>文章>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袁隆平逝世一周年:您的一生,是步履不停的一生

来源:农视网  2022年5月23日  阅读次数:668



5月22日,是袁隆平院士逝世一周年纪念日。

当日上午10时,袁隆平铜像落成揭幕仪式活动在三亚市海棠区水稻国家公园袁隆平纪念园举行。

记者在现场看到,不少市民游客一早就来到了水稻公园,在袁隆平铜像揭幕后,共同以敬献鲜花的方式,缅怀袁隆平先生。


揭幕仪式与会人员及市民游客敬献鲜花

据悉,建造袁隆平铜像,旨在深入宣传袁隆平科学精神、南繁精神,追忆和感谢袁隆平为世界粮食生产做出的巨大贡献,传承弘扬他朴素务实、深耕大地的劳动精神。

“国士无双,袁老千古”

“吃米不忘种稻人”

“富饶禾下梦,稻香满春秋”

“我一定好好吃饭,袁爷爷一路走好”

……

一别一年

无数网友不约而同地

在这一天诉说着对袁隆平院士的哀思

正如去年那个细雨飘摇的长沙城,络绎不绝的人群自发来与袁老作别。

2022年5月21日上午9时许,袁隆平院士夫人邓则、长子袁定安、次子袁定江携家人前往湖南长沙唐人万寿园纪念袁老


您的一生,是步履不停的一生

700公斤、1000公斤、1500公斤……一次次创纪录的高产背后,是您追着稻香不曾停歇的身影。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2022年5月末,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试验田虽然还处于播种阶段,未到稻禾开花拔穗时,但置身于田边,望着水塘与小拱桥,听着蛙声和鸟叫,也仿佛走入了那幅风吹稻浪的画面。


只是,这样的画面里,那个万众追捧、不时会秀出两句“袁氏英语”的幽默老人再也看不到了。

弟子李新奇说,正对着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试验田的一栋房子上,绘有一幅老师袁隆平的巨型画像,而那几亩试验田,则是老师生前最挂念的地方。

如今,在这处试验田的田埂上,常常戴着一顶草帽下田的老人已不再。

但落日余晖下,工作人员刚刚栽下的一批水稻种子,仍在静静等待花开。


两个心愿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综合实验楼,袁隆平弟子李新奇的办公室内,堆放在地上的水稻种子数量,比柜子里的书本还要多。

对李新奇来说,每一粒种子,似乎都饱含了老师寄予的厚望。

如今,已成为第三代杂交水稻团队负责人的李新奇,仍不敢忘记,一年前在老师弥留之际,自己在榻前作出的承诺:要将杂交水稻事业进行到底。

李新奇说,老师生前有两件事情一直放心不下:

一是第三代杂交水稻如何突破更高产;

二是杂交海水稻的研究推进工作。

“可以自豪地说,在老师离开的这一年里,这两件老师最关心的事,都在不断朝着更高更好的方向发展。”

2021年12月14日,由中国工程院院刊评选的“2021全球十大工程成就”出炉,其中“杂交水稻”工程与“洞察号火星登陆探测器”“极紫外光刻系统”“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等其他多项工程位列其中。

评选词写道:2020年,中国科学家团队培育的第三代杂交水稻,创双季稻亩产1530.76千克的新纪录。

杂交水稻的研发成功和大规模推广,是世界作物科学与技术的重大突破,为全球粮食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

远在海南三亚,杂交海水稻的研究推进工作也取得了可喜的进展。海水稻又称耐盐碱水稻,是指能在盐碱地生长的一类水稻品种。

李新奇说,此前培育出耐盐度达0.6%的海水稻已是不易,如今他们培育出的海水稻品种,耐盐度已经达到了1%,而今年他们也第一次尝试,将海水稻栽种到了一处靠近海岸边的水域中。

“我们优选了30多株海水稻,在一处靠近海岸的水域,栽种了40多天。”李新奇说。

海水的含盐度一般在3.5%左右,他们选取的那处靠近海岸的水域,含盐度大约在2.1%。

虽然此次实验并不能说明海水稻已经成功适应了在海水中的生长环境,但已是一次难得的尝试与进展。


李新奇回忆,老师曾说过:

目前我国盐碱地有十多亿亩,如果能将其中一亿亩开发种植海水稻,按最低亩产300公斤计算,增产的粮食就是300亿公斤,也就意味着可以多养活8000万人口。

“我们会努力向着老师所说的这个目标迈进”。


“未曾离去”


在袁老离去的一年时间里,李新奇有时会觉得,老师似乎未曾真正离去。

过去一年,李新奇大多数时间都泡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和海南三亚的南繁科研育种基地进行科学研究。

一个是袁隆平多年生活工作的地方,另一个则是袁隆平生前几个月长期停留的地方,“感觉走到哪里,都能看到老师的影子。”李新奇说。

从家里出发到单位食堂,再到办公室,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的试验田是李新奇的必经之地。

李新奇说,正对着试验田的一栋房子上,有一幅老师的巨型画像,而那几亩试验田,则是老师生前最挂念的地方之一。

几乎每天,他都要去看看试验田,看看老师。

有时,他看着试验田,就会想到1983年,自己刚刚成为老师的研究生,跟着一起下地干活时的场景。

那时,正是杂交水稻技术攻坚克难的关键时刻,那一阵子老师压力很大,什么事情都是亲力亲为,人很消瘦。

后来,老师逐渐上了年纪,大家都劝他不要再下田了,但老师却总是固执地坚持己见。

来自农村的陈媛菲(化名)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的一名普通员工,她主要负责中心试验田内犁地、栽秧等工作,虽从未和袁老说过一句话,但对袁老她却并不陌生。

陈媛菲说,在试验田里,见到袁老的机会比在单位其它地方都高得多,现在老人家不在了,大家都非常想念,“有时在地里干活,感觉空落落的。”

和陈媛菲有同样感觉的,还有袁老的“御用理发师”曹小平。

对于曹小平来说,袁老一直是她的精神支柱。2003年8月,为了在照顾孩子之余,能够挣钱补贴家用,曹小平在离家不远的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后街,开了一间不到十平方米的理发店。

穿着一身灰色T恤的袁隆平,大概是在小店开业一个月后光顾的。

曹小平说,那时她一眼就认出了袁老,能够给只在电视上看过的科学家理发,这让她觉得既激动又紧张。

但让她意外的是袁老一点架子都没有,还肯定她理发的手艺好,并称“以后会常来”。

袁老没有食言,一来二去,曹小平和袁老就熟络了起来。

曹小平说,因小店面积太小,且位置比较偏僻,她曾萌生过把理发店搬到更好的地段,但没想到袁老很着急。

听说她要搬店的消息后,袁老隔三岔五就会找她理发,即使头发压根不需要打理,袁老也会让她“做做样子”。

在袁老的再三挽留下,搬店计划就此作罢。她守着那间10平方米的小店,袁老就好似精神支柱一般,推着她挺过了十多年。

袁老,我们想您了!


遵义市中华美德文化传播协会 版权所有

地址:遵义市红花岗区丁字口中山医院二楼    联系电话:13984979998    邮箱:827838515@QQ.com

黔ICP备15014843号

官方微信
联系我们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