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联系我们
欢迎访问遵义市中华美德文化传播协会官方网站 (2015-9-13)
当前位置:首页>文章>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顾诵芬 | 一片赤诚、一生奉献 把一切献给祖国的蓝天

2022年6月21日  阅读次数:1728


一片赤诚、一生奉献  把一切献给祖国的蓝天

《感动中国》颁奖词

像静水深流

静水里涌动着报国的梦

似大象无形

无形中深藏着强国的梦

心无旁骛

一步一个脚印

志在冲天

振长策,击长空

诵君子清芬

——《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 顾诵芬


顾诵芬院士出生于1930年,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研究员,是享有盛誉的新中国飞机设计大师、新中国航空科技事业的奠基人之一、我国飞机空气动力设计奠基人、我国航空科技事业的引领者、我国航空界唯一的两院院士、航空工业第一位航空报国终身成就奖获得者。

他始终致力于推动中国航空科技事业的发展,创新设计多型飞机气动布局,建立新中国飞机空气动力学设计体系。他主持研制的歼8、歼8Ⅱ超声速歼击机,开创了我国自主研制歼击机的先河。歼8系列飞机是20世纪我军核心主战装备。他建立了我国歼击机研制体系,为航空武器装备跨代升级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顾诵芬院士高度关注国家战略安全,为大飞机飞上蓝天提供决策支持。他对党忠诚,甘于奉献,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飞机设计领军人才,为新中国航空工业70年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顾诵芬院士将毕生理想

与祖国需要紧密相连

心有大我,赤诚报国

为新中国航空事业和国家科技事业

倾尽心血

今天,让我们用9件事

一同回顾

9旬大师与共和国的90年

↓↓↓


一个模型、一本书,一位大师的启蒙

顾诵芬对航空的兴趣始于燕京大学附属小学读书时期。当时,哥哥顾诵诗就读于市区里的崇德中学,学校里的学生用硬一点的纸板做滑翔机,用橡皮筋弹射。哥哥把学校里做好的滑翔机拿回家里,带着弟弟顾诵芬在空旷处放飞。在天空中翱翔的飞机模型吸引了年幼的顾诵芬,他以极大的兴趣与哥哥一起开始制作,一起在外放飞。入读中学后,他又从父亲那里得到了一本有着重要影响的人物传记——《一个飞机设计师的故事》。这是苏联飞机设计师雅科夫列夫的自传。


▲中学时期的顾诵芬手持自己做的航模

“1937年七七事变,有天早上把我炸醒了,日本飞机排得很整齐往西边去,紧接着就是炸弹响。1939年我们到上海,二战快结束的时候上海(日军驻地)经受了美国飞机的轰炸,所以我知道二战美国人之所以占优势,就是他们的空军厉害,所以航空非常重要。”

不久后,顾诵芬考入了上海交通大学航空工程系。


选择航空,怀揣着梦想踏上了北上的火车

1951年,顾诵芬大学毕业。因为抗美援朝,我国急需建立自己的航空工业。上级组织决定,这一年的航空系毕业生要全部分配到中央新组建的航空工业系统。面对母亲的不舍,怀揣着航空梦想的顾诵芬,踏上了北去的火车。与他同一批的毕业生都被分配到飞机设计和航空技术研究部门,唯有他被留在了重工业部航空工业局机关。一心想设计飞机的顾诵芬,因此还有一点小小的不开心。


▲顾诵芬(前排左三)在上海交大航空工程系求学时与同学合影

当时的中国还没有一家设计飞机的机构。然而在工作实践中,他对于设计中国人自己的飞机的愿望愈来愈强烈。他回忆说:

我们为什么一定要自行设计飞机?对于这个问题,在具体技术岗位工作的我是有着很深体会的。

仿制而不自行设计,就等于命根子在人家手里

20世纪50年代,苏联派了大批专家来华,当时我国仿制的苏联飞机,有时由于条件限制,需要在生产中根据实际情况做一些更改,按照当时苏联飞机的设计规范,只有设计局才有权更改飞机设计,而当时我们中国的工厂充其量为复制厂,自然无权改动设计。每每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都会写报告给苏联航空工业部,等待回复,常常一等就是半年。


▲顾诵芬与飞机设计室的同事们与苏联专家在初教6木质样机前合影

这些事情,使顾诵芬感受颇深:

仿制而不自行设计,就等于命根子在人家手里,自己没有任何主动权。徐舜寿和四局领导想法是一致的,都认为我们必须要有中国人自己的设计机构。


周总理说,他们要做无名英雄

顾诵芬首次参与设计的机型,是我国第一架自主设计的喷气式教练机歼教1。

喷气飞机的特点是要用两侧进气,让出机头来放雷达。顾诵芬负责气动布局设计任务。然而,这对于学习螺旋桨飞机的顾诵芬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


▲顾诵芬(右二)与歼教1飞机的设计组成员在歼教1飞机前合影

当时,顾诵芬最担心的是两侧进气道。一旦发动机收油门的时候,很有可能出现一边进气,一边排气,飞机发动机就没有推力。如何验证,顾诵芬和同事费尽了脑筋。

他回忆道:“我们用医务所的废针管,把它不锈钢的很细的头焊在铜管上接出来做成一排,然后外面用薄铁皮做个整流罩。那时候也没有好的风洞,就到哈尔滨军事工程院那个一米五口径的小风洞里去做,一个月的时间我们拿下了这个实验。”

1958年7月26日,历时两年时间的研制,歼教1在沈阳飞机厂机场首飞成功。考虑到当时的国际环境,首飞成功的消息没有公开。周恩来总理知道后托人带话——

告诉这架飞机的设计人员,要他们做无名英雄。

瞒着夫人,偷偷上了飞机后座

歼8虽然首飞成功,但在跨音速飞行试验中,出现了因气流分离导致的抖振问题。用飞行员的话说,就好比一辆破公共汽车开到了不平坦的马路上。

为了查出垂直尾翼气流分离的地方,顾诵芬决定乘歼教6飞机上天,直接跟在试验飞机后面进行观察。


▲顾诵芬与鹿鸣东在歼教6飞机上

顾诵芬的夫人江泽菲曾和他有一个约定——不再乘坐飞机。这并不是出于对飞机安全的不信任,而是不忍承受失去至亲的痛苦。然而这一次,顾诵芬要登上的还不是民用大飞机,而是风险更高的战斗机!所以他必须瞒着妻子、瞒着家中每一位亲人。顾诵芬本人坦言,当时也来不及想这么多。

据当时驾驶飞机的试飞员鹿鸣东回忆:“顾总那会儿已是年近半百的人,却丝毫不顾过载对身体带来的影响和潜在的坠机风险,毅然亲自带着望远镜、照相机,在万米高空观察拍摄飞机的动态,这让所有在场的同志都十分震撼和感动。”

连续经过三次的上天观察,顾诵芬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通过后期的技术研发和改进,成功解决了歼8跨音速飞行时的抖振问题。1979年底,歼8正式定型。


航空工业第一位由国家任命的型号总设计师

1980年,歼8Ⅱ飞机立项研制,其作战性能要求远超歼8飞机。顾诵芬任该型号总设计师,是航空工业第一位由国家任命的型号总设计师。他制订了两侧进气的气动布局方案,解决了二元超音速可调进气道设计等一系列问题。同时,他作为型号总设计师,组织和领导军地多个部门、上百个单位高效协同工作,仅用四年就实现了飞机首飞。军方评价,歼8Ⅱ飞机是当时“我国空军装备的歼击机中最高档的机种,对改善空军装备、增强国防力量,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成为当时空海军的核心装备。2000年,歼8Ⅱ飞机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顾诵芬与空军检查组在歼8II飞机前合影

歼8系列飞机共衍生16种型号和技术验证机,装备部队350余架,一直是我军20世纪的主战装备。歼8系列飞机的研制,牵引构建了较为完善的航空工业体系,促进了冶金、化工、电子等工业的发展。顾诵芬被誉为新中国杰出的飞机设计大师、飞机气动力设计第一人。

组建起我国新一代战机研制的国家队

在歼10研制过程中,顾诵芬作为专家组成员参与了转型评审和研究解决关键技术难题等方面的工作。


▲顾诵芬在学术报告会上作报告

与之同时,他敏锐地抓住苏联解体前的机遇,借助20世纪60年代与苏联航空科技专家建立起的深厚友情,发起并主持了双方气动力和飞机设计专家对远景飞机的设计合作,使我国上百名飞机设计技术骨干得到了锻炼,此次活动形成的研究成果为我国新一代战机的研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组建起了我国新一代战机研制的国家队。


每天早上第一个到办公室的人

尽管已经“退休”多年,但在航空工业科技委的办公楼中,仍然有一位每天要来到办公室的老人。

有人问,为何他还要如此坚持?


▲顾诵芬走在航空工业科技委办公楼内

他说:“我现在能做的也就是看一点书,翻译一点资料,尽可能给年轻人一点帮助。”在这个总是“早晨第一个到办公室的人”眼中,报国、强国,纯粹而坚定。在退休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哪怕是癌症的康复期中,几乎每个工作日的上午,顾诵芬都会按时出现在办公楼里。

很遗憾我的身体不是太好,如果还好的话,我也可以奔腾在设计生产第一线。

在国家科技进步最高奖的领奖台上

2021年11月3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将象征着国家科技界最高荣誉的奖章佩戴于顾诵芬院士的胸前,并俯下身,亲切地与坐在轮椅上的顾老握手。党和国家把这份沉甸甸的褒扬,授予这位91岁仍在为航空事业殚精竭虑的科技泰斗,也赋予了新中国航空事业发展历程中那些心有大我、赤诚报国的人们。


▲顾诵芬获得国家科技界最高荣誉

几天后,面对记者的采访,顾诵芬这样回忆起那个瞬间:“对我来说获奖是个惭愧,你后面的事做不动了,坐上轮椅还能做多少事?我们航空的事都不是一个人干得起来的,都是团队集体努力。”

当有人问到他,康复后最想做什么时,他说——

还是搞飞机设计,希望我们的航空工业能够真正发展起来,成为世界先进国家之一。


遵义市中华美德文化传播协会 版权所有

地址:遵义市红花岗区丁字口中山医院二楼    联系电话:13984979998    邮箱:827838515@QQ.com

黔ICP备15014843号

官方微信
联系我们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