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联系我们
欢迎访问遵义市中华美德文化传播协会官方网站 (2015-9-13)
当前位置:首页>文章>群书治要感悟

群书治要感悟

君仁臣忠 各守本分

作者:汪孝杰  2019年8月8日  阅读次数:1508

治国篇
111.君仁臣忠 各守本分
112.合力治国 同走正道
113.上下和顺 共图大治
114.为政之道 贵在得人
115.用贤顺民 取胜之道

君仁臣忠 各守本分
说到“君”,人们马上会想到国君、皇帝;说到“臣”,就会想到伴随国君、皇帝的“臣属”。说到“君臣关系”,很多人就会想到“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除了历史学家、文化学者,我们普通人很少认真而全面地去研究君臣关系,也无从判断这种理解和说法是否全面、公允。
按理说,都现代社会了,再来谈这些东西,似乎是在浪费时间。可是现实生活中,我们会不知不觉地进入人群,进入团队,进入组织,或者在其中不由自主地扮演着领头、协助、跟随等不同的角色。角色之间的关系处理得好,大家相安无事,愉悦轻松,企业发达,事业兴旺;反之则矛盾重重,纠纷不断,心情不爽,事业不兴。中华传统文化把人际间的关系分为五种: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五种关系的理想状态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人群、团体、组织中的上下级关系,就是广义的“君臣”关系。如果我们明白并处理好了“君臣关系”,人群、团体、组织里的矛盾纠纷就会减少,成员之间的心情就会舒畅,事业就会兴旺。
那么如何处理好现代社会中的“君臣关系”呢?《群书治要》会给予我们很好的启示。
《群书治要》卷九《论语治要》中有这样一段: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鲁定公问孔子:“君主怎样使唤臣下,臣子怎样事奉君主呢?”孔子回答说:“君主应该按照礼的要求去使唤臣子,臣子应该以忠来事奉君主。”这个“礼”是什么呢?礼有礼敬、礼仪、礼貌等等意思。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礼仪,我们不必拘泥于某一时代的具体做法,比如有的朝代臣属见到君主,下级见到上级必须要跪拜、鞠躬,现代社会未必需要这样。但是礼的实质是尊重、礼敬、礼貌的态度,这个实质内涵没有不过时。上级对待下级,如果能够以礼相待,下级自然对上级忠心耿耿;否则就会是另外一种情况。就像《孟子》中说的那样:“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君臣之间,上下级之间,只是自己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不同,但是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这一点,从古到今都没有改变过。上级对下级以势压人、颐指气使,这是失礼;下级对上级恃才傲物、欺瞒懈怠,这叫不忠。
《论语》中还有这样一段: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意思是:君要行君道,臣要行臣道,父要行父道,子要行子道,也就是君主要有君主的样子,臣子要有臣子的样子……以此类推。换句话说,就是每个人都要扮好自己的角色,履行自己的义务。
那么什么是“君道”?“君”的角色定位是什么?“君”的职责义务是什么?对于国君来说,“君道”就是治国理政之道;对于所有负有领导责任的人来说,“君道”就是带领下属共同完成这个团体、组织所承担的使命与任务所需要的规律、方法。“君”的角色定位除了领导,还兼有类似老师和父母的成分。对于下属,除了带领,还有教育和关爱的职责和义务。带领和教育的关键则是以身作则,以身示范。相应的,作为臣子、下属呢?“臣道”就是协助君主、上级完成使命和任务应该遵循的规律、规矩、方法,其中包括服从,但不是盲从,还有劝谏、感恩、回报等等。君臣各自遵道而行,自然相处愉悦,万事顺遂。

合力治国 同走正道
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在中国古代表现为君臣、君民关系。在不少人的习惯思维中,古代的君臣、君民关系就是一种统治与被统治、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不论君王对与不对,臣民永远是无条件地服从君王的。然而,读了《群书治要》卷五《春秋左氏传》(中)里的一段文字,便知道事实并非完全如此。
《春秋左氏传治要》(中)里记载:鲁襄公十四年,卫献公因为有失君道,被臣民赶到齐国。晋悼公就此对师旷说:“卫国人赶走他们的国君,不也太过分了吗?”师旷回答说:“或许是他们国君太过分了。好的国君会奖赏善良而惩罚邪恶,养育百姓如同儿女,庇护百姓犹如苍天,容纳百姓犹如大地。百姓尊奉国君,热爱他如同父母,敬慕他好像日月,恭敬他犹如神灵,敬畏他好似雷霆,怎么可能赶走他呢?国君,是祭神的主持者,是百姓的希望。如果让百姓生计困难,让神灵失去祭祀,则百姓绝望,国家没人治理,哪还用得着他?不赶走又怎么做呢?上天养育百姓并为他们确立国君,让他来管理百姓,不让百姓失去天性。”由此我们知道,在古人看来,国君与臣民的关系是建立在相互依赖、相互尊重基础之上的。国君的使命就是治理国家、主持公道、养育百姓,如果国君不负使命,臣民自然衷心拥戴,否则就会赶走他抛弃他。
国君不是孤家寡人,要想完成使命,还得有助手。这助手是谁?起什么作用呢?师旷接着说:“有了国君而又为他设立辅佐,让他们去教育保护他,不让他做事过分。由于这样天子有公,诸侯有卿,卿设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朋友,庶人、工、商、皂、隶、牧、圉各有他们亲近的人,用来互相帮助。有善举就宣扬,有过失就纠正,患有难就救援,有错失就改正。从天子以下各有父兄子弟来观察补救他们的过失。太史记载国君言行举动,乐师写作诗歌讽谏国君,乐工诵读箴谏,大夫规劝开导,士传话,庶人批评,商人在市场上议论,各种工匠通过种种方式表达意见。”这也可以说是春秋时期的一种国家治理模式吧?谈到国家治理模式,有人总是赞叹西方国家如何之民主,如何之先进。说到传统中国,总觉得毫无民主可言,全是国君、皇帝一人说了算。看了这段记载,我们还会说只有西方国家的人才有民主意识,才有民主制度吗?从这段记载,我们还可看出,那时候的君臣之间,并非简单的统治与服从的关系。作为下属的公、卿、大夫、士乃至于庶人、工、商、皂、隶等等,都不是被动接受统治,而是担负着对上级的监督、教育、匡正、补救义务的。当我们看到当今一桩又一桩腐败窝案时,不禁要问:这些腐败官员的周边人等有没有发挥过监督、教育、匡正上级官员的作用?今天的领导助手、各界人士乃至普通公民,除了在心里抱怨腐败行为之外,有没有监督、教育、匡正上级不良品德的意识自觉或权力渠道呢?
2014年10月1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对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我们应该多一份尊重,多一份思考。对古代的成功经验,我们要本着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去之的科学态度,牢记历史经验、牢记历史教训、牢记历史警示,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正确处理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强化下级对上级的监督、教育、匡正意识和力度,合力推进国家治理,也算是一种有益借鉴吧!

上下和顺 共图大治
领导与下属之间、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执政者与老百姓之间,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如何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命令与服从的关系?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剥削与被剥削、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平等与合作的关系?由于对两者之间关系的认识不同,处理这种关系的方法与心态不一样,其结果自然也有差异。这些年来,我们常常看到领导与下属互殴、老板与员工争执、执政者与老百姓冲突的现象在世界各地不断上演,追本溯源,就是由于大家对两者之间关系的认识混乱、处理失当导致的。
关于这方面,中华传统文化中有丰富的智慧,且看《群书治要》卷七《礼记治要》中的观点。
子曰:“民以君为心,君以民为体;心庄则体舒,心肃则容敬。心好之,身必安之;君好之,民必欲之。心以体全,亦以体伤;君以民存,亦以民亡。”孔子说:君王好比是百姓的心灵,百姓好比是君王的身体。内心端庄,身体就安稳舒展;内心肃敬,外表就恭敬庄严。内心喜欢什么,身体也必定随之爱好什么;君王喜欢什么,百姓一定就会跟着追求什么。内心因为身体的健康完好而得以保全,也会因为身体遭受残害而受到损伤。君王因百姓的爱戴归顺而存在,也会因百姓的怨恨背弃而灭亡。
在我们不少人的记忆中,传统中国的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关系,就是剥削与被剥削、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这是受传统文化熏陶的结果。读了这段话语,我们才发现,我们完全误解了传统文化。如果说历史上出现过剥削与被剥削、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那恰好不是遵循,而是违背传统文化的结果。我们想想看,哪一个正常的人不关心自己的身体?饿了就吃饭,渴了就喝水,冷了要保暖,热了要纳凉;一旦有个三病两痛,得赶快寻医问药。为了身体健康,心还会指挥身体做各种运动锻炼——我们的“心”对“身”的呵护,可以说是无微不至。只要我们是一个正常的人,就绝对不会伤害自己的身体;只要我们善于呵护自己的身体,就一定会身心健康。体现在上下级之间、执政者与老百姓之间就是,只要上级和执政者真正爱护下级和老百姓,下级和老百姓就会亲近他;用诚信去团结下级和老百姓,下级和老百姓就不会背叛他;用恭敬的态度去对待下级和百姓,下级和百姓就会产生顺从之心(“故君民者,子以爱之,则民亲之;信以结之,则民不倍;恭以莅之,则民有逊心”)。但是,如果一个人心态出现问题,胡乱支配乃至残害身体,最终结果就是身心俱疲,身心俱坏。反过来,我们的四肢百骸,五官六识的运动,如果随顺仁爱真心,就一定健康活泼;如果不顺从真心指挥,而是随着欲望牵引,胡乱动作,也必然得病受伤。这种关系体现在上下级之间、官与民之间,就是上级、官员对下级、人民仁爱、诚实,下级、人民对上级、官员则要忠诚、亲爱、恭敬(“君仁臣忠”、“君爱民亲”、“君诚民敬”)。有了这样的基础,执政者对于老百姓,只需用道德教育他们,用礼仪约束他们,就可以让他们一心向善(“教之以德,齐之以礼,则民有格心”);如果用政令来强制,用刑法去惩罚,就会让他们有远离逃避的想法(“教之以政,齐之以刑,则民有遁心”)。
如果全世界的领导与下属、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执政者与老百姓,相互之间都有这种共识,都能这样对待,世界上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混乱与悲剧出现了。

为政之道 贵在得人
中共十八大以后,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清除党内腐败毒瘤,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党的干部队伍越来越纯洁而坚强。党中央深知,治国之要,首在用人;为政之道,重在得人。只要有了正确的用人导向,有了良好的从政环境,就能拥有更多德才兼备的人才,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奉献智慧、贡献力量。
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组织、一个单位,一个团体、一个企业,应该用什么样的人?如何才能“得人”呢?《群书治要》卷十《孔子家语治要》中有可资借鉴的智慧。
“为政在于得人,取人以身”,治理国家最重要的是“得人”。“得人”在于以身示范,修养身心。“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凡是治理天下国家有九条原则,那就是:修养自身,尊重贤人,亲爱亲人,敬重大臣,体恤群臣,爱护人民,招纳工匠,关怀边民,安抚各国。
换在今天,党中央率先垂范,全党向中央看齐,就是“取人以身”。“三严三实”“两学一做”,“讲诚信、懂规矩、守纪律,襟怀坦白、言行一致,心存敬畏、手握戒尺,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越界、越轨。”就是党员干部的“修身”;“选贤任能、用当其时,知人善任、人尽其才”,就是领导干部的“尊贤”;“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就是全社会的“亲亲”;“支持和保护那些作风正派又敢作敢为、锐意进取的干部”“让好干部真正受尊重、受重用”“坚持从严管理和关心爱护干部相结合”“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对干部政治上激励、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心理上关怀,让广大干部安心、安身、安业”,就是党组织的“敬大臣”“体群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就是执政党的“子庶民”;“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改善就业环境,提高就业质量,不断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努力让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就是政府部门的“来百工”;本着和平共处、互利共赢的原则,正确处理与其他国家的关系,追求“共同快乐、共同幸福”,“对贫穷的国家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有时甚至要重义轻利、舍利取义”,就是国家对古人“柔远人”“怀诸侯”这种智慧的扩展运用。
“治天下国家有九经,其所以行之者,一也。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治理天下国家有九条原则,实行这些原则的方法只有一个。任何事情,事先有准备就会成功,无准备就会失败。而最为重要的准备就是诚信。“在下位不获于上,民弗可得而治矣。”在下位的人得不到在上位人的信任,就不可能治理好民众。要想得到在上位人的信任,就要得朋友的信任,要让父母顺心,要使自己真诚,要明白什么是善。事实上,这种信任是双向的,这样从能同心协力共筑中国梦。执政者只要做到了真诚、善良、仁爱、恭敬,并能用这些品行感化人民,天下国家就没有治理不好的了。
为政之道在于得人,中国梦的实现也在于得人,在于得到德才兼备之人。

用贤顺民 取胜之道
从古至今,刘邦与项羽的故事,常常被人引为经典教训:项羽身为名将之后,军事禀赋超乎寻常,27岁即为霸王,英雄气概锐不可当,最终却落得个一败涂地四面楚歌的下场;刘邦是个农家子弟,没有盖世武功,未经军事训练,50岁了仍处弱势,最后却统治天下,开创了绵延400年的大汉王朝。其中玄机究竟何在?
关于这个问题,后人进行了诸多分析。比如认为项羽缺乏耐心,眼高手低;心胸狭隘,不善纳谏;勇猛有余,智慧不足;残忍有余,仁善不足。刘邦坚韧克己,遇事冷静;宽容仁慈、乐善好施;善于用人,乐于纳谏。也有人“不以成败论英雄”,虽说项羽最终自刎乌江,但他自觉愧对江东父老,其英雄气概值得赞赏;而对刘邦身上的市井习气,很多人却也不敢恭维。
那么刘邦身边的人和刘邦自己是怎样看待楚汉之争之胜败原因的呢?《群书治要》卷十三《汉书治要(一)》正好有记载。
书中写道:高祖刘邦要求臣下实话回答:高祖取胜天下和项羽失去天下的原因分别是什么?高起、王陵认为,高祖派人攻城掠地,所降服的土地就赐予将领,这是与天下人同利;项羽妒贤嫉能,战胜的不计功劳,夺得地盘的不给赏赐,这是他丢失天下的原因。高祖说: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供给粮食,不绝于道,我不如萧何;统领百万大军,战必胜攻必克,我不如韩信。他们三人是人杰,我能任用,这是我取得天下的原因。项羽有一个谋士范增却不能重用,这是他被我擒获的原因。
归纳刘邦君臣的说法,刘邦取胜的原因,一是刘邦心胸宽阔,乐于分享利益;二是刘邦格局宏大,善于用人所长。进一步从刘邦用人的导向分析,又可看出,他重视运筹,爱护百姓,精于用兵,虽然自己没有直接操作,但是通过他所用的人实现了他的心愿。
关于高祖刘邦,书中还有记载,说他不习文学,而性情明达,善于谋划,能博采众议,从看门人到戍卒,见面都如老朋友。入关之初为顺民心,与百姓约定三条法令(杀人者要处死;伤人者要抵罪;盗窃者要判刑);天下平定之后,他命萧何编纂法令,命韩信申述兵法,命张苍制定历法,令叔孙通制定礼仪,令陆贾作《新语》;又与各功臣剖符作誓,丹书铁契,存入金匮石室之中,保藏于宗庙之内。高祖虽然事务繁多,但可以立制垂范传之久远。
由此看来,楚汉相争中,刘邦之所以能够取胜,从其个人素质分析,在于他沉着稳健、志存高远,格局宏大、心胸宽广,用人得当、顺民情怀。当然,在其成长过程中,也有过市井习气,有过小人之举,但是他能及时更新自己,让自己不断走向成熟,而且能够利用臣下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集聚力量实现理想。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刘邦虽然教育背景、个人能力都不如项羽,但是他能顺应历史规律,回应百姓需求,能重用贤能之人,成就宏图大业,这就使他掌握了历史的主动权,他的成功也就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历史总是按照规律运行的,不论是谁,只要顺应了规律,顺应了民心,成功就属于他,尽管他出身贫寒,才智一般;而只要违背了规律,违逆了民心,自然就会失败,哪怕他能力过人,背景逆天。

遵义市中华美德文化传播协会 版权所有

地址:遵义市红花岗区丁字口中山医院二楼    联系电话:13984979998    邮箱:827838515@QQ.com

黔ICP备15014843号

官方微信
联系我们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