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联系我们
欢迎访问遵义市中华美德文化传播协会官方网站 (2015-9-13)
当前位置:首页>文章>三字经

三字经

青赤黄 及黑白,此五色 目所识

2019年8月23日  阅读次数:1923

青赤黄,及黑白。此五色,目所识。

【译文】青、黄、赤、黑、白,这五种颜色是人们的肉眼能够识别的。
【解读】这是关于颜色的知识。从自然科学的角度来说,颜色是通过眼、脑和我们的生活经验所产生的一种对光的视觉效应,我们肉眼所见到的光线,是由波长范围很窄的电磁波产生的,不同波长的电磁波表现为不同的颜色,对色彩的辨认是肉眼受到电磁波辐射能刺激后所引起的一种视觉神经的感觉。
从人文科学的角度看,颜色有着丰富复杂的内涵。在长期的生活习俗和文化传统的熏染下,各个民族都给颜色赋予了相同或者相异的意义。比如,在中国古代汉民族的传统观念中,“黄”色是中央之色,帝王之色,代表着权势、威严,如“黄袍”是天子的“龙袍”,“黄榜”是天子的“诏书”;而在西方文化中的黄色表示卑鄙、胆怯、令人讨厌、忧郁等含义,这是因为黄色让人联想到背叛耶稣的犹大,他当时穿的衣服是黄色;人们称不健康的刊物为“黄色刊物”,据说是源于美国的纽约《世界报》用黄色油墨印刷低级庸俗的漫画以争取销路;现代汉语中黄色的贬义用法,乃是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又如中国自古以来就崇尚红(赤)色,过年过节要贴红对联、红福字、挂大红灯笼,结婚要贴红喜字、给新娘穿红嫁衣、盖红盖头;红色代表着顺利和成功,生意兴旺称为“红火”,分配利润叫“分红”;红色还象征着革命和进步,中共最初的政权叫“红色政权”,最早的武装叫“红军”,国旗、国徽的主色也都是红色。而在西方人的观念里,红色总是和“暴力革命与危险”联系在一起;红色对西方人也意味着“赤字、亏损”。再如白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悲伤,如亲人去世后,家属要穿白色孝服,布置以白色为主色调的灵堂;白色也象征着失败,战争中打了“白旗”就表示投降。而在西方人眼中,白色则有纯洁美丽、可爱动人的意思,英美国家中,新娘要穿白色的结婚礼服,戴白色的头纱,手捧白色的鲜花。有趣的是,黑色在东西方文化中,却有着更多的相同处。比如从贬义角度,都认为黑色象征邪恶、反动、死亡、凶兆、灾难,如“黑帮”、“黑窝”、“黑手”,“黑市”;从褒义角度,又都认为黑色象征庄重、威严和尊贵,如秦始皇着的是黑色龙袍,中国民间传说中的“黑脸包公、”“黑李逵”,都是令人佩服的角色;而黑色西装、黑色礼服则是西方人最崇高的传统服装。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五色”,有着更为丰富的内涵和用途。比如上古时代帝王就以五种颜色的服装来确定官位秩序,明清时又明文规定,只有皇室的宫室、陵墓建筑及奉旨兴建的坛庙才准许使用黄色琉璃瓦。在五行学说中,五色与五方相匹配,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地谓之黄;与五脏相匹配,青属木属肝,赤属火属心,黄属土属脾,白属金属肺,黑属水属肾。《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载:“五色诊病,知人死生,决嫌疑,定可治。”《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察色》中载:“欲识小儿百病原,先从面部色详观,五部五色应五脏,诚中形外理昭然。”就是说中医通过察言观色可以诊断治疗疾病。
五色虽然给予我们五彩的生活、五彩的思想,但也可能对我们产生纷繁的诱惑,所以《老子》特意告诫世人:五色令人目盲。这是提醒我们定住心神,预防迷失与堕落。

酸苦甘,及辛咸。此五味,口所含。

【译文】酸、苦、甘、辛、咸,这五种味道,是我们口里面所能尝到的。
【解读】对于五味的识别,是人的味觉器官的基本功能。在日常的饮食生活中,通过味觉器官的识别,人们发现五味之中以甘味食物最多,咸味与酸味次之,辛味更少,苦味最少。甘味食物:米面杂粮、蔬菜、干鲜水果、鸡鸭鱼肉类等。酸味食物:西红柿、山楂、葡萄、杏、柠檬、橙子等。辛味食物:生姜、大葱、洋葱、辣椒、韭菜等。咸味食物:海产品、猪肉、狗肉、猪内脏等。苦味食物:苦瓜、苦菜等。
当初,人们只是在食物中客观地感知到五味的存在。慢慢地,人们在比较和习惯中,就对五味产生了偏好,渐渐从主观上对五味加以选择和调配,形成了不同风味的饮食习俗和菜系风格,乃至种种饮食文化兴盛起来。中央电视台2012年播出的美食类记录片《舌间上的中国》,通过中华美食的多个侧面,来展现食物给中国人生活带来的仪式、伦理等方面的文化;见识中国特色食材以及与食物相关、构成中国美食特有气质的一系列元素;了解中华饮食文化的精致和源远流长。片子播出后受到观众广泛追捧,2014年又播出续集。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饮食文化的丰富多彩。但是笔者想说明一点,追求美食美味自然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但以中国传统哲学的智慧来看,任何事情都以保持中道为好。《老子·第十二章》中有这样一段话:“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聘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五味令人口爽”,就是指各种美味吃得多了,味觉会丧失。又如《淮南子·精神训》也说:“五味乱口,使口爽伤。”这里“爽”的意思就损伤、败坏。老子这一段话,意在提醒世人,不可贪图身体享受,从而导致最终的败亡。人如果过度追求感官上的享受,还可能导致智能方面的偏废畸形,导致认知力、思考力、判断力、抉择力等方面的失误,我们观察那些智慧超常的古圣先贤,他们的生活多是简朴清淡的。清心寡欲的人不仅不会为了满足自己过分的嗜好而伤害物命,他们自己也时常处于一种轻松愉悦、超然物外的生命状态当中,这是任何一种感官享受都不能代替的幸福。
从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我们的祖先还发现了药物的滋味与药效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和对应性,如:多甘味能补虚缓急;多酸味能敛肺涩肠;多苦味能降泄燥湿;多咸味能软坚散结;多辛味能发表行散。中医认为,询问一个人偏好哪种味道,便能判断他的病的来由和所在,早起,若感觉口有酸甜苦辣咸,分别表示肝胆脾肺肾有病起。中医经典《灵枢经》的第五十六篇篇名就叫《五味》,讨论的是谷、菜、果、畜中的五种性味,各分别先入不同的脏腑而发挥补益作用,以及五脏有病各有宜忌之味,这些都是药疗和膳疗的基本理论原则。
从酸甜苦辣等等味觉体验,迁移到整个人生际遇,便是精神、情绪方面的体验。每个人的一生都充满了酸甜苦辣。在品尝食物的时候,有人全情投入,各种味道都想品尝一番,哪怕遭受种种味道的刺激或折磨也在所不辞;有人却十分挑剔,只要那种爽口适意的味道。其实,面对人生百味也可如此,既可以兴致勃勃地一一品尝,也可以有选择性地品尝少许。所谓选择,就是从意识中淡化、忘掉那些不喜欢的味道,留住那些适意的味道,还可以不被味道左右,始终处于愉悦境界——当然,这需要修炼。


膻焦香,及腥朽。此五臭,鼻所嗅。

【译文】羊膻味、烧焦味、香味、鱼腥味和腐朽味,这五种臭味,是我们的鼻子可以闻出来的气味。
【解读】这是介绍我们嗅觉器官所能辨别出来的气味。用现代科学语言来表达,所谓气味中的气,就是气体,挥发物,它是一种物质,通常是小分子,所以容易变成气体。味是感官感知,相当于传感器,是指分子作用在感官(传感器)表面后产生物理量的改变(物理量可以是电、磁、光、长度或体积、离子流、分子流等等),产生的信号通过神经传到大脑。所以,气味不是指一种物质,而是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气味是物质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最能代表物质的本质。嗅觉是生命的守护神,是辨毒工具,是接收信息的主渠道。嗅觉现象已经引起科学家的高度重视。根据资料介绍,目前科学界正在筹建气味学。气味学就是专门研究生物界如何利用嗅觉谋生的科学。从人类目前已经掌握的有关气味的全部学问来看,“气味学”包括化学气味学、物理气味学、数学气味学、生理气味学和心理气味学这五门学科。它与生物学、医学、化学密切相关,属于边缘科学,目前还是个空白学科。
人们基于视觉建立了光学,基于听觉建立了声学,基于触觉产生了物理学,基于味觉与嗅觉的学科却没有建立起来,也许是这两种现象太微妙,太难以把握了吧。但是,中国古人很早就对于气味和嗅觉现象加以重视和利用了。比如上古时期,中国人就以熏香的方式驱邪避疫,盛唐时期,将熏香发展成为一种艺术。熏香在古代是非常流行的一种活动,特别是在贵族阶级和文人墨客的生活当中应用广泛,从熏燃、悬佩到涂敷、饮用,乃至用来计时,都反映了古人对“香”的认识以及古人精致的生活情趣。古人精心研制的熏香,具有美化环境、怡神悦心、安神开窍、养生祛病等功效。而在中国的饮食文化中,讲究色香味的合理调配,这个香不仅仅是指香味,而是指嗅觉对各种气味的感受。又如在中医诊断学中,有望、闻、问、切四种基本诊断方法,其中的闻诊,就包括听声音和嗅气味两个方面,就是通过听患者语言气息的高低、强弱、清浊、缓急等变化,以及嗅病人口腔和身体散发出来的各种气味,来分辨病情的虚实寒热。中国古人还将金、木、水、火、土五行配属五臭,以区分五臭的五行属性。据《吕氏春秋通诠》载:“五行配五臭”,谓膻属木、焦属火、香属土、腥属金、朽属水。根据五行医学原理,中医通过相应的食疗、药疗乃至其他治疗方法,可以有效地调理病人的身心。
说到嗅觉,我们常常想起一种常识,说犬类的嗅觉比人类要强很多倍。其实,对于同一种气味物质的嗅觉敏感度,不同的人也是有很大差别的,有的人甚至缺乏一般人所具有的嗅觉能力,我们通常叫它为嗅盲。就是同一个人,嗅觉敏锐度在不同情况下也有很大的变化,如某些疾病,对嗅觉就有很大的影响,感冒、鼻炎都可以降低嗅觉的敏感度。环境中的温度、湿度和气压等的明显变化,也都对嗅觉的敏感度有很大的影响。“嗅觉”两个字还具有一定的抽象含义,如直觉、政治嗅觉等,泛指人们对某些事物或政治的敏感程度。不论是具体意义上的嗅觉还是抽象意义上的嗅觉,我们既要保持一定的敏感度,也不必过于敏感。如果过于敏感,可能会让你被外境所牵制,丧失了自主与安宁的心境。

遵义市中华美德文化传播协会 版权所有

地址:遵义市红花岗区丁字口中山医院二楼    联系电话:13984979998    邮箱:827838515@QQ.com

黔ICP备15014843号

官方微信
联系我们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