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联系我们
欢迎访问遵义市中华美德文化传播协会官方网站 (2015-9-13)
当前位置:首页>文章>三字经

三字经

论语者 二十篇,群弟子 记善言

2019年8月26日  阅读次数:1043

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

【译文】《论语》这本书共有二十篇。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们记载的有关孔子及其门人嘉言懿行的一部书。
【解读】《论语》作为儒家创始人孔子及门人的言行集,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仁”、“义”、“礼”、“智”等核心思想,对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及道德行为产生过重大影响。宋儒朱熹将《论语》与《中庸》、《孟子》、《大学》合称“四书”,又与《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并称为“四书五经”。《论语》与《易经》、《老子》,同被视为中华民族的源头性典籍,是古代圣哲修身明德、体道悟道、天人合一后的智慧结晶。
关于《论语》的注疏和研究论著很多。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何晏、邢昺的《论语注疏》、朱熹的《论语集注》、刘宝楠的《论语正义》、程树德的《论语集释》、杨树达的《论语疏证》、杨伯峻的《论语译注》、钱逊的《论语浅解》、冯梦龙的《论语指月》等。2013年11月2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山东孔子研究院看到并说“要仔细看看”的《论语诠解》,是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主编的,这本书从仁者爱人、为人知礼、学以致道、仁义之交、孝悌齐家、处世之道、君子境界7个方面阐述了《论语》的思想精髓及对现实生活的指导意义,并对《论语》的很多言论进行了重新诠释和解读。
《论语》一书所涉及的内容,可以概括为做人之道、治学之道、治国之道,几个方面。做人之道首重道德,道德的核心是“仁”,“仁”的表现有“克己复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恭宽信敏惠”、“爱人”、“忠恕”等;次重人格,强调涵养君子品格,能“无所争”、“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和而不同”、“泰而不骄”、“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见利思义,见危授命”、“尊贤而容众”等;再重处事,要求“知人”、“笃信好学,守死善道”、“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贫而无怨,富而无骄”、“以德报怨,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不怨天,不尤人”、“不迁怒,不贰过”、“温良恭俭让”等等。治学之道主张“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温故而知新”、“多闻”、“多见”、“学而思,思而学”,强调不能把学习与道德修养割裂开来,要求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等。治国之道主张施行德政,举荐贤才,君臣有礼,“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主张对百姓多行礼乐教化,慎用刑罚处置,“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要求“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等等。
作为孔子思想的代表,《论语》具有世界意义和现代意义。《论语》中的文化精髓,已成为一种文化基因,融入华夏文明的血液之中,成为中国人日常文化、思想、情感和生活方式的一部分。《论语》中闪现的智慧光芒,足以穿越千年时空,照耀当下,温暖亿万华夏后代乃至地球人类的心灵。关键要看我们能不能提起一颗诚敬之心去细细品读,虚心领教。

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

【译文】《孟子》这本书共有七篇。主要是讲说道德仁义的。
【解读】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鲁国邹人(今山东邹县东南部人)。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他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并将其发展成为“仁政”思想,被称为“亚圣”。《孟子》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一说是孟子弟子、再传弟子的记录,另一说为孟子自著,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篇目有:《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上、下,《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是“四书”中篇幅最大的一本,有3.5多字。《孟子》的主要注本有《孟子注疏》,《四部备要》本14卷;《孟子集注》,《四部备要》本7卷;《孟子正义》,《四部备要》本30卷。另有今人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本)。
《孟子》记录了 孟子与其他诸家思想的争辩,对弟子的言传身教,游说诸侯等内容,含盖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观点和政治行动。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主要发挥孔子“仁”的观念,认为善是人的基本自觉,这种自觉是表现于恻隐、羞恶、辞让及是非四端。“四端”说明道德价值的自觉,是与生俱来的。孟子的治国思想体现在,主张“有德者执政”,反对霸政,目的在减轻民生痛苦,缓和社会矛盾。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仁政学说,主张“王道政治”,反对霸力服人。孟子认为,如果统治者实行仁政,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反之,如果不顾人民死活,推行虐政,将会失去民心而变成独夫民贼,被人民推翻。仁政的具体内容很广泛,包括经济、政治、教育以及统一天下的途径等,民本思想是其贯穿始终的线索。经济方面主张恢复井田制度,“井田制度”即土地为国家公有,国家授田人民耕种,但人民亦要助耕公田,当作纳税,因此,农民便有“恒产”(恒常固定的田产),国家自会安定。政治方面突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认为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先,为政者要保障人民权利。孟子赞同若君主无道,人民有权推翻政权。教育方面提倡人格和道德教育,认为修养是求学的基点,但又认为教育只可起感化作用,人的善性最终都要凭自己的思考来达致。修身方法上,主张自由发展,因势利导。此外,孟子也十分重视学习环境,置学子于优良环境中,施以自发的教育,方能成功。
孟子学说的义利观和养气观,在当今社会,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孟子·梁惠王上》一开篇即是: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严肃地指出了重利轻义的严重危害,乃至可以危及国家安全。孟子指出,人之所以不善,是由于受私欲蒙蔽。因此,人应放弃私利,以求得社会的公义。证诸当今,腐败现象、人际矛盾、败德犯罪等等问题,相当部分就源于重利轻义、见利忘义的思想观念。孟子提出培养浩然之气,使人成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这是任何时代都不可缺少的强健人格,也正是当今急需的强大正能量。

作中庸,乃孔伋。中不偏,庸不易。

【译文】作《中庸》这本书的是孔伋,“中”是不偏的意思,“庸”是不变的意思。
【解读】孔伋(前483-前402),鲁国(今属山东省)人,字子思,尊称“子思子”、“述圣”。孔子之孙、孔鲤之子。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中庸》原是《礼记》中的一篇,历代注本很多,最著名的有宋程颢的《中庸义》、程颐的《中庸解义》、朱熹的《中庸章句》,清代有李恭的《中庸传注》、戴震的《中庸补注》等,近人康有为也曾作《中庸注》。
“中庸之道”曾被作为批判对象。在批判者的心目中,“中庸之道”就是迂腐、缺乏个性、走中间路线、不思进取的代名词。这是没有深入研究和体会古人智慧导致的误会或出于某种目的的曲解。《中庸》主张处理事情恪守中道,坚持原则,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在处理矛盾时善于执两用中,折中致和,追求中正、中和、稳定、和谐。并且随时处中,因时制宜,与时俱进。完全符合辩证法思想。作为儒家核心伦理观之一的中庸之道的主旨在于修养人性,通过修养达到至诚或称至德的最高境界。
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即:合一于至诚、至善,达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的境界。换句话说,天人合一就是通过人们的自觉修养,达到像生养万物、包容万物、承载万物的天地一样的至仁至善的理想境界。
中庸之道的主要内容包括学习的方式: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也包括儒家作人的规范如“五达道”、“三达德”以及治国的“九经”等。“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广泛涉猎各种知识,有针对性地提问请教,周全谨慎地思考,清晰明确地判断,将所学的知识、理论、原则切实地付诸实践。2013年3月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就引用了这一观点。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之“五达道”,是天下通行的五种人际关系。《中庸》强调通过修“父慈、子孝、兄良、弟恭、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之“十义”,以及“智、仁、勇”这“三达德”来调节和处理这五种人际关系,达到太平和合的理想境界。智、仁、勇靠诚实、善良的品德意识来培植加固。中庸之道用来治理天下国家以达到太平和合的九项具体工作就是“九经”,其具体内容是:修养自身,尊重贤人,爱护亲族,敬重大臣,体恤众臣,爱护百姓,劝勉各种工匠,优待远方来的客人,安抚诸侯。
中庸之道的主要原则有三条:一是慎独自修,二是忠恕宽容,三是至诚尽性。慎独自修要求人们在自我修养的过程中,坚持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约束。忠恕宽容要求人们将心比心、互相谅解、互相关心、互不损害、忠恕宽容、体仁而行、并行而不相悖。至诚尽性要求人们忠于内心、不欺不诳、聚精会神、坚持不懈。
中庸之道作为最高的道德准则和自然法律,可以超越时空适用于任何人群。

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
【译文】作《大学》这本书的是曾参,他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主张。
【解读】曾参(前505年-前435年),字子舆。春秋末年生于鲁国武城,儒家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孔子的弟子,世称曾子,有宗圣之称。《大学》,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宋朝程颢、程颐兄弟把它从《礼记》中抽出,编次章句。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称为《四书》,从此《大学》成为儒家经典。《大学》版本主要有两个体系:一是经朱熹编排整理,划分为经、传的《大学章句》本;一是按原有次序排列的古本,即《礼记》中的《大学》原文。
“大学”是对“小学”而言,是说它不是讲“详训诂,明句读”,教导“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的“小学”,而是讲“穷理正心,修礼治人”和治国安邦的大人之学。后人将《大学》的主要内容概括为“三纲领”、“六要素”和“八条目”。“三纲领”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这是“大学之道”的总纲。对于“三纲领”的具体意思,有的学者翻译为“做治国安邦这种大学问的方法在于,提倡和发扬正大光明的德行和德政,广泛地亲近民众和尊重民意,以至善至美为奋斗目标。”有的说“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笔者理解为“大学的宗旨在于探明、阐明、昌明宇宙人生的真理真相,在于以亲近的态度帮助民众相互亲爱,在于追求至善至美的圆满境界。”
“六要素”即止、定、静、安、虑、得。“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可以理解为: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之后就能安定下来,安定之后心就能静,心静了才能思考,深思熟虑后就会有所收获。
“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实现“三纲领”的具体方法与步骤。有的学者将相关章句翻译为: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对于其中的“格物”、“致知”两个条目,还有一种理解是:通过与自己心中的物欲进行格斗,让物欲减轻或者革除以后,就可以呈现智慧,有了智慧才能达到真诚。笔者倾向于一种理解。
八条目中,修身是根本,“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大学总纲以外的十章分别解释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本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文章文辞简约,内涵深刻。认真学习实践之,对于个人做事为人、成家立业和国家安定、世界和平都有深远意义。

遵义市中华美德文化传播协会 版权所有

地址:遵义市红花岗区丁字口中山医院二楼    联系电话:13984979998    邮箱:827838515@QQ.com

黔ICP备15014843号

官方微信
联系我们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