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联系我们
欢迎访问遵义市中华美德文化传播协会官方网站 (2015-9-13)
当前位置:首页>文章>三字经

三字经

有典谟 有训诰,有誓命 书之奥

2019年8月27日  阅读次数:1206

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

【译文】典、谟、训、诰、誓、命,《书经》的深奥义理,就包藏在这六个部分当中。
【解读】这里介绍《书经》主要内容,分六个部分:一典,是立国的基本原则;二谟,即治国计划;三训,即大臣的态度;四诰,即国君的通告;五誓,起兵文告;六命,国君的命令。
《书经》又称《书》、《尚书》,相传为孔子编定。孔子晚年集中精力整理古代典籍,将上古时期的尧舜一直到春秋时期的秦穆公时期的各种重要文献资料汇集在一起,经过认真编选,挑选出100篇,这就是百篇《尚书》的由来。
根据相关资料介绍: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颁布《焚书令》,原有的《尚书》抄本几乎全部被焚毁。汉代重新重视儒学,由秦博士伏生口授、用汉代通行文字隶书写的《尚书》,共28篇,人们称之为今文《尚书》。西汉时期,相传鲁恭王在拆除孔子故宅一段墙壁时,发现了另一部《尚书》,是用先秦六国时的字体书写的,人们称之为古文《尚书》。古文《尚书》经过孔子后人孔安国的整理,篇目比今文《尚书》多16篇。在西晋永嘉年间的战乱中,今、古文《尚书》全都散失了。东晋初年,豫章内史梅赜给朝廷献上了一部《尚书》,包括今文《尚书》33篇(梅赜从原先的28篇中析出5篇)、古文《尚书》25篇,及一篇《孔安国传》和一篇《尚书序》,当时《秦誓》一篇已佚,所以这部《尚书》共有59篇。现今流传两千多年的《尚书》,是根据梅赜所献的本子编修的。历来注释和研究《尚书》的著作很多,有唐孔颖达的《尚书正义》,宋蔡沈的《书集传》,清孙星衍的《尚书今古文注疏》,宋两浙东路茶盐司刻本《尚书正义》20卷等。
《尚书》被视为我国历代统治者治理国家的“政治课本”和理论依据。相传孔子编成《尚书》后,曾把它用作教育学生的教材。《尚书》主要记录虞夏商周各代一部分帝王的言行。从这些记录当中,我们可以略约窥见当时的政治生态与价值观念等等。比如,从书中,我们看到尧、舜、禹、汤、文、武这些帝王,其德行、其境界之高,足以成为中华民族万世之师表。他们的起心动念、言谈举止、行住坐卧、行事论理,总是着眼于天下苍生,而非个人或家族、集团的利弊得失。我们一直向往的大同世界,在那个时候不是理想,而是现实。也许当时的物质条件远远不及当今,但是那时帝王、大臣们的道德情操、精神境界,却是那样的淳朴厚道、超乎我们今人之想象。其中记录尧、舜、禹禅让帝位的情景,至今读来感慨万端。我们知道,当今时代是一个竞争的时代,包括大大小小的岗位,很多都是靠竞争获得的。当然,我们提倡的是正当的竞争,通过竞争的方式将最为优秀的人才选拔到最适合的岗位上,这是基于当今时代特点的人才选拔制度。而在远古时代,在考虑帝位继承人的时候,不论是帝王还是大臣,都是本着德才兼备的原则,主动推荐他人而非自己或者自己的亲信。而被推荐的人呢,也总是衡量自己德才方面存在的差距,主动推荐自认为比自己更优秀的人才。这样的氛围,实在令人赞叹与羡慕。我们还看到,书中处处充满敬德、爱民的理念,也有对败德伤民者的批判,更有国家兴衰存亡的宝贵经验教训。
虽然时代跨越数千年之久,但《尚书》中蕴涵的执政理念、从政德行、治世经验、失败教训等等,对于当今时代,仍然具有很强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

遵义市中华美德文化传播协会 版权所有

地址:遵义市红花岗区丁字口中山医院二楼    联系电话:13984979998    邮箱:827838515@QQ.com

黔ICP备15014843号

官方微信
联系我们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