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联系我们
欢迎访问遵义市中华美德文化传播协会官方网站 (2015-9-13)
当前位置:首页>文章>三字经

三字经

诗既亡 春秋作,寓褒贬 别善恶

2019年8月27日  阅读次数:1067

诗既亡,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三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谷梁。

【译文】《诗经》被冷落后,《春秋》就出现了。《春秋》这本书隐含着对书中所记载的史实、人物善恶的分辨和褒贬。三传就是羊高所著的《公羊传》,左丘明所著的《左传》和谷梁赤所著的《谷梁传》,它们都是解释《春秋》的书。
【解读】《春秋》即《春秋经》,又称《麟经》或《麟史》,中国古代儒家典籍“六经” 之一。第一部汉民族编年史兼历史散文集。作为鲁国的编年史,由孔子修订而成。
编年史是按年月日记事的史书形式。《春秋》这部编年史的记事非常简单,一件事一句话,相当一部大事年表,所以记述242年的史事才用了16000字左右。由于《春秋》的记事过于简略,因而后来出现了很多对《春秋》所记载的历史进行详细记录的“传”,较为有名的是被称为“春秋三传”的《左传》、《公羊传》、《谷梁传》。现存《春秋》,从鲁隐公记述到鲁哀公,历12代君主,计244年(依《公羊传》和《谷梁传》载至哀公十四年止,为242年,《左传》多2年),它基本上是鲁国史书的原文。“三传”中,《左传》是《春秋》最好的注本。汉人桓谭曾经在《新论》中评论说:“《左氏传》于经,犹衣之表里,相待而成。有经而无传,使圣人闭门思之十年,不能知也。”(严可均《全后汉文》卷一四)意思是说,《左氏传》与《春秋经》之间,就好比是衣服的表和里一样,相互依存。只有经而没有传的话,即使是圣人闭门研究十年,也弄不明白其就里。
“春秋”二字相当于今天“历史”的概念,是当时各国史书的通称。《墨子》上有“周之春秋”、“燕之春秋”、“宋之春秋”、“齐之春秋”等说法。“春”和“秋”是一年四季(古代称为“四时”)中两个最重要的季节。春种秋收是一年中的大事,秋收完毕,一年的大事就算了结了。所以古人就用这两个季节的名称代表一年的过程。编年史是以年为单位记事的,所以记述一年间史事的书就叫“春秋”。今本《春秋》是鲁国史书名。因为是本国人记本国事,所以只用“春秋”两个字就够了。《春秋》不但记述了大量的古代战争、盟会、政变、兵制、刑法、赋税、礼制、宗法、婚丧等人事方面的资料,而且记述了大量的天象、地理、地震、灾荒等自然现象的资料。
《春秋》经书中用于记事的语言极为简练,然而几乎每个句子都暗含褒贬之意,被后人称为“春秋笔法”。所谓“春秋笔法”,也叫“春秋书法”或“微言大义”。这种笔法或者说语言艺术,是一种文章写法,即在文章的记叙之中表现出作者的思想倾向,而不是通过议论性文辞表达出来。历史上,左丘明发微探幽,最先对这种笔法作了精当的概括:“《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非贤人谁能修之?”意思是说,《春秋》的记述,用词细密而意思显明,记载史实而含蓄深远,婉转而顺理成章,穷尽而无所歪曲,警诫邪恶而褒奖善良。如果不是圣人谁能够编写?由于孔子编写《春秋》,在记述历史时,暗含褒贬,行文中虽然不直接阐述对人物和事件的看法,但是却通过细节描写,修辞手法(例如词汇的选取)和材料的筛选,委婉而微妙地表达作者主观看法。后世作者为了阐述孔子的思想,撰写了专门的著作以解释《春秋》的内在涵义,特别是其中涉及礼的一些细节。

遵义市中华美德文化传播协会 版权所有

地址:遵义市红花岗区丁字口中山医院二楼    联系电话:13984979998    邮箱:827838515@QQ.com

黔ICP备15014843号

官方微信
联系我们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