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联系我们
欢迎访问遵义市中华美德文化传播协会官方网站 (2015-9-13)
当前位置:首页>文章>孝老爱亲模范

孝老爱亲模范

第四届全国孝老爱亲模范

2020年4月24日  阅读次数:3409
第四届全国孝老爱亲模范(12名)

1.刘培、刘洋兄弟,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李家集街郑林湾村刘家槽湾村民

     刘培、刘洋的父亲刘盛均在湖北襄阳一家汽配厂工作。
     2013年6月18日凌晨4时,刘盛均在作业时不慎被高温蒸汽烧伤,全身96%的皮肤烧伤,生命垂危,被转至武汉市第三医院抢救,医院提出,从直系亲属身上取皮,是使其尽快脱离危险的最佳选择。但这样的大面积取皮,对捐献者也存在风险。为了救父亲,兄弟双方都试图说服对方,取用自己的皮。哥哥趁弟弟上班,偷偷签下了手术单,用自己头部和背部的皮肤,移植到父亲的四肢及腹部。得知消息后,弟弟失声痛哭,随之,也接受了取皮手术。“中国好兄弟”刘培、刘洋争孝接力割皮救父的事迹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家乡黄陂的100多家单位自发捐款86万余元,为这个遭受不幸但充满大爱的家庭解燃眉之急。 
  
2.罗长姐(土家族)湖北省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湾潭镇九门村村民

      罗长姐,女,土家族,1928年9月生,湖北省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湾潭镇九门村村民,全国双拥模范个人,湖北省“三八”红旗手,2013年9月26日被评为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全国孝老爱亲模范。
      长期以来,罗长姐一直照顾着自己因不幸患上乙型脑膜炎而导致精神病的儿子。2013年8月15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对罗长姐的事迹进行了专题报道。2013年9月2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会见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


3.许张氏,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西关社区居民

      许张氏,女,1916年生,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人。
      时年97岁(2013年)的许张氏40多年辛勤照顾病儿,20多年年坚守病榻不离不弃;她家庭贫困,却回绝了10万元的爱心捐款。她的“慈母之心,无声大爱”经过微博的传播,感动了无数人,被网民称为“最坚强母亲”,在2013年获得了“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敬老爱亲奖“。12月23日凌晨,中国好人、全国道德模范,被网友称为“最美母亲”的许张氏安详地离开人世,享年98岁。

4.皇甫辉勇,中国人民解放军73056部队51分队班长

      皇甫辉勇,男,汉族,中共党员,江苏淮安人,1983年8月出生,2002年12月入伍,2007年7月入党,上士军衔,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73056部队51分队班长。
      皇甫辉勇,一个用大义大爱传递正能量的“雷锋式士兵”。当妻子身患重病时,他用铁骨柔情呵护至亲至爱,情真意切,用感人事迹生动诠释了一名当代中国军人的赤诚、无私和坚韧。妻子去世,皇甫辉勇安顿好妻子后事,把岳父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迁到自己父母的户头上由自己代缴,并托付家人照看好岳父。妻子住院期间,他帮同病房低保户老人垫付2000元医疗费。他还与镇江福利院一名与妻子身世相似的9岁女孩,建立了长期资助关系。他在部队倡导建立“爱心基金”,带头捐出工资,筹集资金20多万元,成立30余人的“爱心团队”,经常到社会上为群众服务。


5.丁水彬,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红专南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员工

      丁水彬,女,汉族,1971年12月生,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红专南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员工。
      丁水彬多年来无微不至、无怨无悔地护理双腿瘫痪的公公、年迈多病的婆婆和双目失明的丈夫,以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孝老爱亲之歌。1999年,丁水彬与丈夫王健宏结婚。公公1971年遭遇车祸导致高位截瘫,生活不能自理。婚后,丁水彬毅然从婆婆手里接过护理公公的重担,白天,她要经常为公公擦洗身体,按时给公公伤口烤电、换药,每2至3个小时要帮助上一次厕所,翻一次身;晚上,她要清洗尿布、褥子,还要打扫室内、清洁卫生。到过她家的人都说,家里不像是有病人,这样清洁整齐,真不容易。在她的护理下,公公从未发生过身体感染,更未生过褥疮。但好景不长,2002年6月,丈夫王健宏患全身“重症多型性红斑”,经全力抢救虽保住了生命,但双目失明。丁水彬又承担起了照顾丈夫康复的重任。然而祸不单行,2003年,婆婆梁秉兰在身患胰腺炎、胆结石、萎缩性胃炎和高血压等多种病症的情况下,积劳成疾,不幸再次病倒在家中。这一下,家庭的重担全部压在了丁水彬的肩上。在那一段时间里,她同时服侍3个病人,还要挤出时间外出挣钱补贴家用,仅仅一个月不到的时间,她就瘦了15斤。在她的精心护理下,丈夫和婆婆的病情终于有了好转,基本恢复了健康。为降低费用,方便照顾家人,她自学了医学护理知识,学会了打针、换药、治疗烤电、按摩等技术,家人遇到一些小伤小病,尽量不请大夫,能不去就不去医院。就这样,丁水彬不离不弃,为这个不幸的家庭撑起了一片天空。


6.吴林香,重庆市忠县马灌镇初级中学学生

      吴林香,女,汉族,1999年5月出生于重庆市忠县马灌镇桂阳村,重庆市忠县马灌镇初级中学学生。入选“中国好人榜”。
      面对身患癌症的母亲、全身瘫痪的外婆、右手残疾的外公和乳臭未干的弟弟,2011年,12岁女孩吴林香经受住了人生的考验,她一边努力学习,一边用她那柔弱的肩膀撑起了这个破碎的家。她不畏艰难、苦中求乐,每天早上天不亮就起床,一直忙到晚上11点多才入睡。尽管再苦再累,她的脸上还是时常保持着微笑。她被称为中国最坚强的女孩之一;她只有13岁,却勇敢地扛起一把锄头撑起全家,且已坚持了300多天,成为这个破碎家庭的顶梁柱。这名“锄头”女孩已入选“2012年度感动重庆十大人物”百名候选人,她的故事将继续感动着大家。


7.苏金兰(黎族)海南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黎母山镇腰子居委会居民

      苏金兰,女,黎族,1962年2月生,海南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黎母山镇腰子居委会居民。
      一提起苏金兰,乡里乡亲都对她赞不绝口,因为她用自己智慧和坚强毅力,把多年残疾的儿子培育成为一名世界特奥冠军。苏金兰的儿子邢诒招和女儿邢诒玲均属4级残疾。邢诒招因小时候生病后遗症导致智力低下,后又因被骗爬树摘椰子而摔断右腿,成为残疾人;女儿邢诒玲从出生便有精神问题。平日里,苏金兰除了要照顾两个未成年的残疾子女,还要照顾年迈的父母。她的丈夫邢国武因手受过伤,不能干重活,整个家庭的重担就落在了苏金兰身上。有人向她提议,把两个智障的孩子送给好心人养,让拮据的生活缓解一点,她没采纳,毅然坚强地挑起了这副重担,种好2亩水田和4亩已开割的橡胶。
      2001年,琼中县残联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推荐残疾人进厂务工自力更生活动,为了两个孩子得到一些专业培训和教育,学会自力更生和与人相处之道,苏金兰把儿子邢诒招和女儿邢诒玲都送进厂里。2003年,海南省特奥会田径队招收队员,邢诒招被选中,需要到海南省残联特殊大学学习,她让丈夫邢国武专门照顾儿子,家里的一切都由她一人来承担。她时常去看望,并激励着儿子一定刻苦学习,做一个有用的人。儿子很争气,2005年在全国特殊奥林匹克田径比赛中,首战告捷,拿到了2金1铜的好成绩。在2007年世界夏季特奥会和2009年世界冬季特奥会比赛中,她儿子又不负众望,拿到了3枚金牌的好战绩,成了一位名副其实的世界特奥冠军。苏金兰家庭也先后被评为“海南省五好文明家庭”和“海南省五好文明家庭标兵”。


8.廖月娥,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坪塘街道新合村桐冲组村民

      廖月娥,女,汉族, 1963年 4月生,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坪塘街道新合村桐冲组村民。
      30 年来,廖月娥始终用一颗爱心去关照别人,去温暖孤独者的心灵。她先后将 4名无亲无故的残疾、孤寡老人接到家中赡养。大爱超越血缘,温暖人间。因家境贫寒, 8个月大时的廖月娥被抱养到一廖姓人家。养母多病,养父上班无法照顾。 13岁时,廖月娥便辍学在家,承担起了照顾养母料理家务的重担,苦难的岁月磨练出了她吃苦耐劳的品质。 1981年 9月,廖月娥与丈夫结婚后,夫妻俩用勤劳的双手建家创业,种地、养猪、开打米厂,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婚后的廖月娥得知自己的身世后,更懂得以感恩的心尊敬自己的养父母。不仅悉心照顾身患高血压的养父和多病的养母,还将孝行延伸到周边那些孤寡残疾老人身上,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


9.尼玛潘多(藏族)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城关区环卫工人

      尼玛潘多,女,藏族,1970年1月生,中共党员,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城关区环卫工人。
      1996年,52岁的次仁奶奶的老伴去世了,膝下又无儿无女,尼玛潘多总想为次仁奶奶做点什么。她和老公商量以后,决定接老人到自己家里供养。2012年下半年,次仁奶奶一直拉肚子,没胃口吃饭,打针吃药都不见好转,尼玛潘多担心奶奶活不了太久,就陪奶奶去了一趟几十年没回的老家,圆了老人一个梦。奶奶弥留之际咳血,什么药都补不进去,尼玛潘多喂奶奶喝清茶,结果奶奶示意要吃稀饭,当尼玛潘多煮好稀饭,奶奶却走了。尼玛潘多为此常常自责。
      2004年,尼玛潘多在居委会菜地看见一名被遗弃的女婴,不加思考就把孩子抱回了家,视如己出,精心呵护。2013年时,孩子9岁,读小学了,像其他孩子一样享受着快乐的童年。然而大爱的背后,却深藏着一个女人的艰辛。尼玛潘多的丈夫做过生意,开过货车,收入不稳定。她自己也换过好几个工作。2002年一场意外的车祸让尼玛潘多轻微脑震荡,从此在家休养了很长时间。她忍受病痛,熬过了儿子的青春叛逆期,走过了老公生意赔本的时候,但她没有放弃自己的初衷,她将这份爱进行到底。


10.陈斌强,浙江省磐安县实验初中教师

      陈斌强,男,汉族,1976年生,本科毕业,浙江省磐安县实验初中语文教师、省级普通话测试员。陈斌强,作为老师上课风趣幽默,互动性强,很受学生欢迎,他教的两个班,语文成绩连续多年蝉联当地联考第一名。2007年,陈斌强的母亲患上了老年痴呆症,生活不能自理。为了更好地照顾母亲,家住县城的陈斌强,每周都会将母亲绑在自己身上,骑摩托车30公里,带着母亲去上班,到了周五,又将母亲“绑”回家中照料。一连五年(截至2012年),风雨无阻。


11.张桂兰,青海省门源县西滩乡宝积湾村村民

      张桂兰,女,1972年10月,青海省门源县西滩乡宝积湾村村民。面对患有胃糜烂的丈夫,年迈体弱的婆婆,右腿严重残疾的大伯哥,高位截瘫的小叔子,张桂兰用17年的坚守,艰难支撑起有着4位病人的困难家庭,其敬老爱老的个人事迹传遍大江南北,2013年9月26日,被评为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全国孝老爱亲模范。其家庭也荣获青海省和谐文明家庭标兵荣誉称号。


12.张耀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五〇团退休职工

      张耀华,男,汉族,1948年4月生,中共党员,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五〇团退休职工。当年轻妻子不幸瘫痪后,张耀华义无反顾地履行了作为丈夫的责任,几十年如一日,张耀华陪伴妻子王晓婉共同走过了42年的岁月。42年,15330多个日夜的牵手,张耀华精心照料着瘫痪在床的爱妻。“爱,就是责任,我要用一个男人的脊梁扛起当初爱的誓言。”已是两鬓如霜的张耀华无怨无悔地说道。如今,严重的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已使王晓婉双目失明、双耳失聪。但是疾病并没有压垮这个坚强的女人,她有张耀华爱的支撑,脸上依然笑容灿烂:“来世还嫁给他!”

遵义市中华美德文化传播协会 版权所有

地址:遵义市红花岗区丁字口中山医院二楼    联系电话:13984979998    邮箱:827838515@QQ.com

黔ICP备15014843号

官方微信
联系我们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