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联系我们
欢迎访问遵义市中华美德文化传播协会官方网站 (2015-9-13)
当前位置:首页>文章>孝老爱亲模范

孝老爱亲模范

第五届全国孝老爱亲模范

2020年4月26日  阅读次数:2812
第五届全国孝老爱亲模范(16名)

1.李玉枝,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江海街居民

      李玉枝,女,汉族,1948年8月生,中共党员,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江海街居民。
      广东省“钢铁战士”麦贤得的事迹广为传颂,妻子李玉枝用40年的爱照顾、护理好这名特殊的一级伤残军人,构筑起一个温馨美满的家的港湾,让丈夫摆脱病魔逐步康复。
      1965年“八六”海战中,脑部严重受伤的麦贤得虽脱离了生命危险,但由于脑浆流失过多,语言表达能力和记忆力几乎全部丧失;同时,右侧肢体萎缩,并留下严重的外伤性癫痫,在最好的状态下,智力接近十五六岁的正常人。组织上为麦贤得向当时正在公社担任妇联干部的李玉枝抛出了爱的绣球。李玉枝放弃工作,承诺要用全部的爱尽力照顾好老麦。
      为了更好地护理麦贤得,李玉枝四处拜医求教,自学各种药理和护理知识,每天记录老麦的情绪和身体变化情况。李玉枝还利用空闲时间种菜、养鸡、养鸽、养兔,变换花样为老麦提供每天所需的营养。“文革”后期,麦贤得遭受了不公正待遇,家庭也受到一些打击。社会的压力和父亲的病症,令儿女幼小的心灵承受着一般小孩难以承受的心理压力。李玉枝凭借坚强的毅力和高超的生活智慧,在麦贤得和子女之间架起了一座理解和沟通的桥梁。李玉枝先后获得多项荣誉和奖励,每次她都毫不犹豫地把奖金捐给了希望工程,并先后多次向残联、贫困地区捐资奉献爱心。


2.宁宏昌,江西省抚州市崇仁县政协退休干部

      宁宏昌,男,汉族,1935年10月生,中共党员,江西省抚州市崇仁县政协退休干部。
      宁宏昌四世同堂,家中但凡遇上大事要事,他都以召开家庭民主会的方式一起商议。家里12人中有8名是党员,他叮嘱孩子们时刻牢记:“党员的最先进的思想是奉献,要多为党和人民做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
      2008年汶川地震,举国同哀,老宁带动全家向组织捐款1.3036万元;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地震,宁宏昌主动找到抚州市红十字会捐款2000元;他把从报刊上看到的贫困群众视作“远亲”,近的亲自上门帮助,远的就汇去善款。多年来,他省吃俭用先后帮助贫困人士40多人,100多次,累计捐款5万多元。全家人在他的感召下,都树立了热心助人、乐善好施的好品质。
      2002年4月,72岁的宁春莲带着8岁的养女,敲开了老宁的家门,一见面,便嚎啕大哭起来。原来,宁春莲一家无房无地,老伴去世,没有经济来源,生活艰难。老人四处求助无果,几度想轻生,听说宁宏昌人好,便找上门来试试。了解情况后,老宁竭力援助, 8个月里奔波40多次,找了9家单位,帮助她们办理户口和低保,解决了养女上学问题。此后,一直关心不减,带老人看病、带领儿女们帮老人做家务、天寒给她们送食送衣送炭,这一帮就是14年。


3.樊桂英(满族)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育才社区居民

      樊桂英,女,满族,1932年5月生,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育才社区居民。
      樊桂英一家四世同堂,相亲相爱,和谐相处,充满温馨。樊桂英没读过书,但知道“孟母三迁”的道理,打零工挣来的钱全部供子女读书,将7个子女培养成人。她经常帮助别人,把自己的新衣服拿出来,成包捐给社区有需要的困难户,以身教影响了家中三代人,在儿女子孙中培树和传承了崇文尚德的淳美家风。多年来,全家人长期资助6名孤儿,并通过捐助、救济、资助等方式,累计向社会捐款60余万元。
  

4.米德格玛(蒙古族)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右旗克尔伦苏木耐日莫德勒嘎查妇代会主任

      米德格玛,女,蒙古族,1969年12月生,中共党员,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右旗克尔伦苏木耐日莫德勒嘎查妇代会主任。
      米德格玛经常救助别人。1994年,米德格玛的父母相继去世,两个外甥又一次失去亲人。看着举目无亲的孩子,就把外甥接过来一起住,当时自己的两个孩子已经四五岁,年纪轻轻的她成了4个孩子的母亲。家庭在经济上更加拮据。家里只有60只羊,夫妻俩只好给别人当羊倌放羊,一年的收入也只有几千元。2002年,同嘎查的牧民巴图苏和因给别人放羊时冻掉了双手和一只脚丧失了劳动能力,靠媳妇一个人无法维持生活,知道米德格玛心肠好,就带着68岁的老母亲和二个孩子找到米德格玛家,一直住了下来。

5.陈春林,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高级中学学生

      陈春林,女,汉族,1997年2月生,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高级中学学生。
     陈春林原本有一个幸福完整的家,然而 9岁那年母亲因脑溢血离开人世,15岁那年父亲因中风导致偏瘫、卧病在床。陈春林与年幼的弟弟不得不挑起了生活的重担。为了更好地照顾父亲,陈春林决定休学一年在家照顾父亲。2013年,渴望读书的陈春林又重新回到了学校,她决心要一边学习一边照顾父亲。为了让父亲尽快康复,她每天给父亲拍打全身,搀扶父亲做四肢屈伸动作,有时一做就是几个小时,一天下来胳膊酸得抬不起来,她仍然咬牙坚持着。就这样,学校和医院这两点一线就成了陈春林一天的生活轨迹。


6.陈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四十一团社区政工员

      陈明,男,汉族,1984年1月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四十一团社区政工员。
      1987年,陈明的父亲在煤矿检查安全工作时,突发事故,导致其腰以下双下肢瘫痪,失去生活自理能力。事故发生后,一家搬到四十一团团部附近的煤矿菜地居住。1995年,不堪生活重负的母亲离开瘫痪在床6年的丈夫和年仅11岁的陈明,再无音信。从此,一家人的生活压力,全压在陈明身上。除了每天完成学业外,他在放学后还要以最快的速度回家,为父亲翻身按摩、煎药喂药、做家务。在照顾父亲的日子里,陈明放弃了自己发展的机会,大学没有读完就被迫中途辍学。艰难的生活让陈明变得愈发坚强,把父亲照顾好成了他最大的心愿。2011年,在四十一团党委的关怀下,陈明被就近安排在社区当政工员,一家人也搬进了新建的楼房。2012年1月,陈明的父亲被确诊为膀胱癌晚期,这给陈明带来不小的打击。但他很快走出心理阴影,一边以饱满的热情工作,一边悉心照顾他的父亲。他的努力,也鼓起父亲战胜病魔的信心。如今父亲的病情得到较好控制,创造了晚期癌症病人生命延续的奇迹。


7.陈若星,陕西省文化艺术报总编辑

      陈若星,笔名蒹葭等,女,汉族,1958年6月生,中共党员,四川省简阳人,1982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历史系,在职研究生学历,陕西省文化艺术报社总编辑。
      面对母亲患老年痴呆、父亲瘫痪在床、自己又身患癌症的困境,陈若星克服一切困难,用坚强毅力换来父母的转危为安,为自己、为家庭重燃生命新希望。
      1997年,陈若星的父亲因脑梗和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而卧病在床,丧失了听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吃喝拉撒都要她管。父亲卧床17年,从未患上褥疮,这背后是陈若星心细如发的精心护理。同时,她还照料患有痴呆症的母亲。
      2008年从汶川地震灾区采访回来后,陈若星被确诊为乳腺癌。母亲得知陈若星癌症住院后高血压病发作,倒在了地上。当时正在接受化疗的陈若星得知后拔掉针管,跑到医院门口接救护车。母亲的病情稍有缓解之时,父亲也被送到重症监护室,又一张病危通知书递到了陈若星的面前。就这样,西安交大二附院同时住进了他们一家三口,两个病危,一个癌症。化疗完成后,陈若星顾不上自己止不住的呕吐及深入骨髓的剧痛,在楼上楼下步履蹒跚、晃晃悠悠地奔忙着,咨询医生,联系护工,为父母端馄饨、送稀饭、喂水果、换床垫。在她的精心照料下,父母病情缓解,脱离危险,先后出院,而她又留在医院里继续着自己的化疗。 


8.陈如豪、吴清琴夫妇,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莲花街道景田社区居民

    陈如豪,男,汉族,1957年2月生,中共党员,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莲花街道景田社区居民。
    吴清琴,女,汉族,1957年9月生,陈如豪的妻子。
    1997年,巡警陈文亮在抓捕飞车抢夺的犯罪嫌疑人时身负重伤,成为“植物人”,至今昏迷未醒。18年来,吴清琴夫妇始终无微不至地照顾儿子,6000多个日夜不离不弃。
    为了照顾儿子,吴清琴也提前办理退休。陈文亮住院三年,他们日夜看护,睡觉从未脱过一次外套。待陈文亮病情稳定之后,他们把儿子接回家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照顾他吃喝拉撒,给他做康复训练、翻身擦背、推拿按摩。正是夫妇18年从不间断的医疗护理和康复训练,使陈文亮突破了“最多只能活三年”的预判,不断改写着生命的记录。患难之中,他们坚强不息、乐观自尊,从来没有要求任何特殊照顾,甚至拒绝了儿子单位所分配的福利房,还积极为家乡建设、抗震救灾等捐款捐物达12万元。他们的事迹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被誉为“挺起英雄脊梁的至美双亲”。


9.周淑琴(回族)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大武口区丽日社区居民

      周淑琴,女,回族,1975年3月生,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大武口区丽日社区居民。
      18年来,周淑琴用柔弱的双肩,支撑着这个家,精心照顾婆家患有精神病、癌症等疾病的公公、婆婆、小姑子、小叔子、大伯哥,给了他们一个温暖的家。
      周淑琴1998年结婚,婆家3个病人都需要她照看:70多岁的婆婆长年患有精神病,小姑子也患有家族遗传性精神病,小叔子手脚残疾,生活不能自理。面对这个老弱病残的家庭,周淑琴夫妇挑起家庭重担。婚后不久,周淑琴的公公就被查出患有肝病,没过多久,又并发脑溢血引起偏瘫,两年后又查出患有食道癌。三年里,周淑琴每天要为瘫在床上的公公做吃做喝,端屎端尿,擦洗身子。三年后,公公撒手人寰。在公公离开人世不久,离异后的大伯哥又查出肝癌。周淑琴毫不犹豫把他也接到自己家,精心照顾。
      大伯哥去世后,周淑琴又有把患病的婆婆、小姑子、小叔子接到自己家,过起了大家庭的日子。一家老小病的病、残的残,一切的生活开支都依靠周淑琴夫妇二人。2006年,周淑琴的丈夫陈志明查出患有肝炎,周淑琴大哭一场后,又重新树立起生活的信心。面对丈夫有病不能累着、营养要跟上,婆婆、小姑子、小叔子都需要人照顾的现实,周淑琴坚强地咬紧牙关挺住。她每天早晨4时就起床做饭收拾屋子,打发走上班的丈夫和上学的孩子后,给婆婆洗脸穿衣,再把饭菜端到婆婆、小姑子、小叔子面前。一日三餐,里里外外,她没有停歇的时候。


10.冷木(藏族)甘肃省甘南州迭部县尼傲乡原妇联主任

      冷木,女,藏族,1962年1月生,中共党员,甘肃省甘南州迭部县尼傲乡原妇联主任。
      几十年如一日,悉心照料与自己毫无血缘关系的流浪老人,不离不弃。冷木的真情付出传递的已不再是一种简单的关怀帮助,更是对人间大爱的不懈追求。
      40多年前,一位年过60轻微智障的老人拖着一条残疾的腿出现在一位老阿妈的大门口,头上还带着伤。善良的老阿妈一家出于同情收留了他。这位老阿妈就是冷木的婆婆。十年后,冷木加入到这个温馨的小家庭。
      本性善良的她自嫁过来的那一天起,在照顾好一家老小的同时,也担负起了照顾流浪老人的责任。在她的眼里,老人就像是自己的亲“阿尼”(爷爷)。时光荏苒,冷木的公婆相继离世,不久,丈夫也随之而去。这个原本欢声笑语不断的家庭好像一下子掉进了冰窖,冷木身边除了年幼的孩子们,还有这位年迈的智障老人。在冷木一家几度面临揭不开锅的窘境之时,她也没有轻言放弃。在艰难的岁月里缩衣节食照顾一家老小,在老人病重的时候彻夜相守。在冷木看来,就像藏族人常说的谚语“使父母愉快的是孝敬,让众人点头的是积德”,上天安排这样一件事给自己做,肯定是有道理的,那些受过的苦和付出的艰辛,都是值得的。2014年的冬天,年近百岁的“阿尼”带着微笑离开了大家,冷木一家为“阿尼”举办了当地藏族最隆重的葬礼。


11.由艳丽,黑龙江省牡丹江市西安区先锋医院护士

      由艳丽,女,汉族,1960年8月生,现任黑龙江省牡丹江市西安区先锋医院护士。
      1996年,由艳丽在工地上捡到一个弃婴。出于医护人员的本能,由艳丽抱起一息尚存的婴儿直奔医院。孩子两个月时得了新生儿硬肿症,由艳丽用自己刚好配型成功的血治愈了她。孩子7个月时被确诊为重症脑瘫与癫痫的综合征,每天都在抽搐。两个月后,由艳丽终于找到对症药物,孩子的病情得到控制。
      2000年起,由艳丽多次往返牡丹江、北京、山东等地,为孩子看病支出近15万元。2011年9月,听说北京一家医院能做脑干细胞移植手术,由艳丽便背着女儿,满怀希望地来到北京。然而,北京专家了解情况告诉她,孩子的病情极为特殊,如果脑干细胞移植手术成功,虽然意识会清醒很多,但来自外界的刺激会让癫痫病频繁发作,孩子会更加痛苦。那一晚,由艳丽彻夜未眠,暗暗告诉自己要倍加珍惜孩子的生存时光。
      母女相依19载,女儿从体重不足2公斤、身高仅0.4米,成长到体重60多斤、身高1.37米。由艳丽则积劳成疾患上了严重的心脏病、高血压、风湿痛和颈椎病。她至今仍孑身一人,把宝贵的青春、毕生的心血都给了这个一辈子都不能回报她的“女儿”


12.王峥嵘,辽宁省丹东市振安区汤山城镇佛山村村民

      王峥嵘,女,汉族,1972年7月生,中共党员,辽宁省丹东市振安区汤山城镇佛山村4组村民。
      20年来,她照顾年迈体弱的公公婆婆,80多岁聋哑的大爷公,以及患有癫痫病的大伯哥,用淳朴善良酿造大家庭的和谐美满、其乐融融。
     1995年,王峥嵘与丈夫结婚后,走进佛山村这样一个人口多、病人多、缺少劳动力的家庭。婚后,丈夫为了生活外出打工,照顾一家老小的重担全都压在她一人肩头。她没有一句怨言,宁可自己受苦受累,也不亏待老人。
     王峥嵘的公公婆婆年纪都大了,身体特别不好,经常住院。2005年春天,公公突然得了脑血栓住进医院。她白天到医院照顾老人,晚上还要回来照顾孩子。从家里到医院坐车要1个多小时,她每天都要跑一个来回。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公公的病好了,她却累得瘫坐在医院的走廊里。为能让公公尽快好起来,她每天晚上坚持为老人按摩1个多小时。老人康复后,她却瘦了20多斤。公公婆婆逢人便夸,“王峥嵘比自己闺女还亲,有这样的媳妇是一家人的福份。”
     王峥嵘的大爷公是个聋哑人,一辈子没结婚,一直和丈夫一家人生活在一起。因为上了年纪,生活已经不能自理,全靠王峥嵘伺候。2014年5月,大爷公被诊断为肺癌,王峥嵘时刻陪伴在老人身边,给老人接屎接尿,对老人不离不弃,陪伴老人走过人生最后的日子。
     


13.赵小参,河南省驻马店市平舆县万金店镇王寨村村民

      赵小参,女,汉族,1953年3月生,河南省驻马店市平舆县万金店镇王寨村村民。
      1979年,赵小参嫁到万金店镇王寨村,日子过得倒也平静。4年后,公公、婆婆相继撒手人寰,撇下了5个婆妹、婆弟,其中最大的17岁,最小的才6岁,还有东倒西歪的两间堂房和一间顶着后墙的厨房。而赵小参自己的两个孩子大的才3岁,小的才2岁。30多年来,赵小参含辛茹苦、省吃俭用,并克服食道癌病痛的折磨,不但把两个婆妹风风光光地送到了婆家;又帮助二弟、三弟、四弟盖了新房、办了喜事,让他们都有了一个温暖的家,还收养了两个侄子上学读书。被婆弟、婆妹们亲切地称作“嫂娘”。


14.任全来,北京市石景山区五里坨街道高井社区居民

      任全来,男,1944年出生,中共党员,北京石景山区高井社区退休职工。
      任全来20多岁结婚,与妻子共同孕育了两个孩子,后遭遇不幸,妻子因车祸去世。1992年,他与同为丧偶的刘克清再婚成家,新家庭给他们带了幸福和喜悦的同时,却也让他们遇到了重重困难。一是需要抚养自己的两个孩子以及现任妻子刘克清带来的两个孩子;二是妻子刘克清前夫是家中的独子,他去世后,他的父母日常起居需要有人照料,加上自己前妻的父母和妻子刘克清的父母,任全来需要同时赡养6位老人。每逢节假日,任全来就三边跑,20多年来风雨无阻、悉心照料,他让三个破碎的家庭重拾家的温暖,他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也将这种美德言传身教给了下一代。


15.姜威威,天津市西青区大寺镇王村村民

      姜威威,女,汉族,1980年3月生,天津市西青区大寺镇王村村民。
      姜威威十年如一日照顾脑瘫的儿子、精神受到刺激的丈夫、因脑梗瘫痪的公公、腰椎骨断裂长期卧床的婆婆,支撑起了这个“四患之家”的天空。
      2001年姜威威和田金龙喜结姻缘。2003年,儿子田玉宇降生六个月的时候被诊断为脑瘫。后来,丈夫与人合伙经商被骗,再加上孩子的病久治不愈,精神上受到刺激。2005年,公公突发脑梗塞,瘫痪在床,而婆婆不慎摔断了腰椎骨,长期卧床,一家四口全部都需要姜威威照顾。那年,她只有25岁。在这个淳朴的女人心里,家意味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最深切的爱,就是陪伴,不离不弃。就这样,她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扛起了多灾多难的家。
      尽管儿子的病久治不愈,姜威威却没有让儿子停止过复健训练。孩子已经牵扯了太多的精力,可是无论多忙多累,她也没有疏于对公婆的照料。每天早晨,她就要给公公喂水喂药、端屎端尿、擦洗换衣,老人多年来没有得过一次褥疮。公公咀嚼有困难,她就将营养的饭菜都弄碎了一口口喂给公公。婆婆经过她的精心照顾,也已经能下地走动了。丈夫由于精神受刺激,有时会做出失去理智的事情,姜威威并没有委屈和埋怨。丈夫的姐姐含着泪说:“威威这些年来,处处都想着家人,唯独不想着她自己。”


16.贺频,青海省小岛文化教育发展基地信息宣传科科长

      贺频,男,汉族,1960年8月生,中共党员,青海省小岛文化教育发展基地信息宣传科科长。
      贺频照顾双目失明的妻子33年,承担起所有家务,与妻子相敬相宾、相濡以沫,并照顾年迈的岳父岳母10多年。
      他的爱人高英杰原来是西宁市第十八中学的一名普通教师,1982年因患视网膜色素变性,导致双眼视力严重低下。贺频曾带着患病的妻子北上长春、北京,南下上海、广州,几乎走遍了国内所有能治疗眼疾的地方,终无法治愈,被确定为盲残二级,生活基本不能自理。自此,照顾妻子饮食起居、承担起几乎所有家务。贺频对妻子年的精心照顾,感动着妻子、家人、邻里,也感动着同事、朋友。这么多年来,贺频和妻子相敬如宾、不离不弃,相扶相携走过了30多个春秋,一家人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贺频孝敬老人、尊敬长辈,岳父岳母均是80多岁的高龄老人,与他一起生活了十几年。为了让老人居住得更舒适,他把家中唯一一间阳面暖和的卧室腾给老人住,另一间卧室给女儿居住,自己和妻子住在客厅里。为了让老人吃得更舒心,他特意改变自己的饮食习惯。为了让老人心情舒畅,大事小情总是按照老人的要求去做。

遵义市中华美德文化传播协会 版权所有

地址:遵义市红花岗区丁字口中山医院二楼    联系电话:13984979998    邮箱:827838515@QQ.com

黔ICP备15014843号

官方微信
联系我们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