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联系我们
欢迎访问遵义市中华美德文化传播协会官方网站 (2015-9-13)
当前位置:首页>文章>最美孝心少年

最美孝心少年

2019年最美孝心少年

2020年8月28日  阅读次数:3375
1、于琪巍(四川):很小的时候妈妈得了小脑萎缩症,逐渐丧失了生活自理能力,父亲去世后,于琪巍担起照顾妈妈和家庭的责任

      于琪巍原本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父严母慈,一家人虽算不上大富大贵,却也是生活无忧、其乐融融。
      2010年,于琪巍6岁的时候,母亲被确诊为小脑萎缩症。当时年幼的他并不清楚这意味着什么,毕竟还有高大强壮的爸爸顶着,在他的头上,依然有一片幸福成长的天空。
      直到2016年的那个端午假期。于琪巍一家和朋友几家人约着出去玩。于爸爸带着孩子们在岸边捡石头,同行的两个爸爸不知从哪里找来了皮筏艇,玩起了漂流。突然,皮筏艇翻了,被卷入了漩涡。于爸爸打了几个求救电话以后,发现水中的好友越来越危险,便毅然和另一位爸爸下水救人。但漩涡太急,除了一人被浪花打到岸边获救,其余三人都没能生还。
      亲眼目睹爸爸下水救人,又亲眼目睹爸爸遇难,12岁的于琪巍仿佛一夜之间长大了。这个小小少年,根本来不及悲痛伤心,就挑起了生活的担子,安慰妈妈、照顾妈妈,他要为妈妈撑起一片天空。
      于琪巍父亲去世后,亲人们不放心这母子俩,于是把他们接到了于琪巍的舅舅家。舅舅家里原本住着6口人,虽然母子俩的到来让并不宽敞的家显得十分拥挤,但这个大家庭却让人感觉很温暖。一家人相互扶持着走过了那段令人伤痛的日子。
      爸爸没了,家里失去了经济来源。为了维持生计,于妈妈在热心人的帮助下开起了网店,做一些小食品售买。但于妈妈的动作越来越迟钝,像切菜这样的动作对她来说都是极其危险的。小小年纪的于琪巍,毫不犹豫地揽过了切姜切蒜、制作调料等事情,绝不让妈妈靠近危险。后来于妈妈连做小食品的工作都不能胜任了,只能在网店代购小物品。装袋、打包、发货等体力活儿自然就由于琪巍包揽了下来。
      于妈妈的病情日渐加重,很少出门;而住在舅舅家的外婆也是患病20多年,不良于行。于琪巍每天放学回家一做完作业,就会主动帮妈妈干活,帮外婆捶捶背、揉揉脚,并给她们讲一讲学校里发生的事情。在天气好的日子里,于琪巍一有空就会推着外婆、扶着母亲,出去散步。
如今,14岁的于琪巍俨然已成为外婆的双脚和母亲有力的拐杖。这祖孙三代的背影,早已成了一道温馨的风景。于琪巍说:“每天日子都不轻松,但是不怕苦,一家人在一起,健康就好!”

  2、孙美平(山东):想尽办法让左腿截肢并让伴有失忆状况的母亲燃起对生活的希望

      王祯在下班路上遭遇了一场车祸,这场事故造成她高位截瘫,而且一段时间处于失忆状态。为了让她尽快恢复记忆,当时还在上幼儿园的女儿孙美平想到了一个好办法,那就是给妈妈讲课。 于是,孙美平每天在幼儿园学了什么,就教给妈妈什么,她希望妈妈能和自己一样学更多知识,让妈妈记忆越来越好。这一坚持就是六年,成了她和妈妈长久的甜蜜时光。考虑到妈妈高位瘫痪,除了传授知识外,美平还给妈妈安排了体能锻炼课程,她从网上学习玩叠叠杯游戏,陪妈妈一起活动手指,定时搀扶妈妈下床锻炼。
      在车祸中,王祯的肺部也受到了严重损伤。为了让妈妈增加肺活量,美平又开动起了小脑筋,利用吹气球和吹羽毛等新方法陪妈妈锻炼。因为爸爸还要照顾患病的爷爷,每天给妈妈做饭的任务又落到美平身上。
      常言道福不双至,祸不单行。在2019年春节,美平爷爷因为突发脑溢血住院,经历了反复几次大手术之后终于脱离了危险。术后老人生活不能自理,靠打流食维持生命,处于半植物人状态。为了让爷爷尽快清醒起来,美平像小时候对待妈妈一样,又开始帮爷爷恢复意识。她从最简单的数数开始,只要有空,美平就会在爷爷床边坚持不懈地数数、讲故事。从自己家到爷爷家的乡村小路,小美平几乎每天都要往返一次,她坚信妈妈和爷爷都能一天天好起来。
      孙美平用自己稚嫩的肩膀帮多灾多难的家撑起重担,乡亲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们一致评价美平身上不仅展现出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心,更展现出了一种坚韧顽强的生活态度。在颁奖典礼上,国家一级编剧、著名撰稿人、歌词作家推委会成员任卫新老师赞扬孙美平:“小小美平,大大人物,很棒!”

3、路子宽(河南):为捐献骨髓给重病父亲,想方设法“增肥”

      2019年,这位还不满11岁的少年,为了能达到需要的体重给父亲捐献造血干细胞,3个多月来暴饮暴食,体重从60多斤猛增到近百斤。
      路炎衡是河南省辉县市人,2008年结婚后年底生下了儿子路子宽。2011年初,夫妻俩又喜迎一对龙凤胎。沉浸在喜悦中没多久,意外接踵而来。当年5月,路炎衡的哥哥和妹夫遭遇车祸,双双不幸遇难。这起意外对路炎衡打击特别大,为安排亲人后事他前后奔忙了大半年。
      2011年年底,路炎衡突然发现身体不行了,发烧,全身无力,一系列症状冒了出来。“当年年底到2012年年初,我就去北京做了检查,医生说是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当时就建议骨髓移植。”但路炎衡左右思量,觉得根本付不起高昂的治疗费用,就决定先保守治疗看看。就这样,不停住院吃药,来回往北京跑,7年多时间里往返了无数次。2019年初备受病痛折磨的路炎衡最终决定做骨髓移植手术。

4、肖乃军(河南):父母皆病,他背着书包成了家里的“顶梁柱”

      肖乃军家境贫寒,命运多舛,然而这些却并不能影响他的优秀品质,他用勇于担当、乐观坚强、品学兼优、追求善美,演绎了一段最美孝心少年的佳话。
      他出生在一个十分贫苦的家庭中,父亲年轻时得了精神分裂,经好心人做媒,娶了个智障的妈妈,沉重的家庭雪上加霜。2004年,肖乃军的出生给这个家庭添了一丝喜气。可能因为他的到来,父亲的病竟一天天好转起来,靠着父亲的苦力还能勉强维持生计。本以为日子会慢慢好起来,然而天不遂人愿,2016年5月,肖乃军的父亲被确诊为鼻咽癌。看着家徒四壁的家,再看看病床上正受病痛折磨的父亲、没有劳动能力的母亲,亲戚朋友、邻居叔伯阿姨们无一不为这个可怜的男孩感到哀怜惋惜。
      可是人穷志不穷!坚强的肖乃军并没有向命运低过头,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与不幸,瘦小的他选择勇敢面对。父亲生病住院的那段时间里,他主动向老师请假去医院照顾生病的父亲。老师批准之后,他就带着自己的小书包和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去武汉同济医院照顾生病的父亲。在医院,他每天都为父亲端尿盆、洗衣服,这些都不是最困难的,最困难的是为父亲洗澡,因为太瘦弱,小小的肖乃军根本抱不动病床上的父亲,每一次给生病的父亲洗澡都显得那么艰难、吃力。有时候晾衣服的架子够不着,他就只好请护士阿姨帮忙,遇上好说话的还行,遇上不好说话的,他就只能站在两个凳子上踮起脚自己去挂衣服。有一次还不慎从凳子上摔了下来,膝盖肿了一大块,父亲问起,他只是傻笑说:“没事,没事,只是一点小伤。”深夜,直到看到病床上的父亲睡熟的样子,他才放心。
      可是,命运并没有眷顾到这个可怜的家庭。经过一年多的治疗也没能挽救父亲生命。父亲的离世,对这个家庭而言犹如天塌了下来,只剩下他和智障的母亲相依为命。无奈之下,这个本应在父母怀里撒娇的小男孩成了家里唯一的“顶梁柱”。
      年幼的他既要照顾妈妈、照顾家,又要去好好念书。小学时每天放学回到家里,他都会放下书包开始干活,干完活再去写作业。上了中学以后,平时学校忙,没有时间,只能在周五回家。他依然会先干活,洗碗、做饭、挖地、种菜等,样样家务他都会。为了补贴家用,星期天他还会跟着邻居家的大人们到池塘边、水田里下网捕虾。凌晨4点,当很多孩子还在温暖的被窝甜蜜酣睡时,他已悄悄起床拿着手电筒去头天晚上下网的地方收网,再把网里的鱼虾带到集市上变卖。如果一次能卖到20元钱,他就非常开心了,因为20元足以让这个贫苦的家庭改善一次伙食、吃上好几天可口的饭菜。
      在学校,他是一位勤奋好学、心系集体、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的优秀少先队员。“做最好的自己”一直是肖乃军的座右铭,生活中他以此来鞭策自己,学习上他以此来严格要求自己。每个学期,他都能制订出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周密地安排时间,从不偏科。他勤奋学习,努力学好每一门功课。一直以来,学习成绩优异。虽然取得了如此喜人的成绩,但是他从不骄傲,反而更加刻苦、努力、认真,他是很多同学心目中的榜样!


5、韩金锁(内蒙古):自身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是外婆的“专职司机”,同父亲一起承担照顾外婆的重担

      韩金锁是内蒙古通辽市科左后旗阿都沁苏木中学初中三年级的学生,家住茂道吐苏木贝子浩饶嘎查。金锁8岁时,妈妈就离家出走就再没回来,由于姥姥体弱多病,身边离不开人,金锁的父亲毅然决定留下来照顾姥姥,继续维系这个家,知道父亲和姥姥照顾自己不容易,韩金锁从小就特别懂事,是邻里公认的好孩子。
      为了贴补家用,姥姥在村里的微信群里卖起了家里的鸡、鸭、鹅蛋和夏天园子里种的豆角、茄子、青椒等青菜,村里人只要有需要的,在群里说一声,姥姥就会让小金锁“送货上门”,每次送货回来,金锁都会把赚回来的钱一分不差地全部交给姥姥。
      金锁小的时候,常常会因过度思念母亲在梦中哭醒,甚至有几次在学校上课的时候忽然昏厥,后来到医院检查才知道,金锁患有先天性心脏疾病,目前通过多次治疗,病情已经趋于稳定。从8岁起,金锁就跟在姥姥的身后忙里忙外,虽然他默不吭声,却悄悄学会了日常的家务。父亲经常忙于农活,无暇顾及家里的事情,金锁放学回家放下书包就去做饭、喂猪、养鸭、养鹅、送鸡蛋…而且只要自己能干,他绝不让姥姥动手,邻居们经常能看见院子里小金锁忙碌的身影。
      姥姥身体不好,普通的伤风感冒对于姥姥来说都是大病,记得在金锁13岁的那年,姥姥半夜突然发高烧,甚至一度昏迷,此时又赶上父亲不在家,金锁赶紧给家在附近的小姨打电话,但还未等到过来帮忙的小姨,金锁便顾不上自己的身体状况,一把架起姥姥朝着医院赶去,在姥姥住院期间,金锁一直忙前跑后,不时地给姥姥端水、喂药、敷毛巾、量体温,俨然变成了一位小大人。同一个病房的病友和家属都不敢相信一个十几岁的小男孩竟然这么懂事孝顺,都纷纷对他夸赞不已。从那以后,金锁越发在意姥姥的身体,哪怕姥姥有一点不舒服,他都要拉着她去村上的卫生所检查。
      母亲出走后,金锁的父亲成了这个家里唯一的劳动力,家里承包的40亩的水田和100亩的旱田全靠父亲一个人打理。每年夏天插秧的时候,为了确保田里的水位,爸爸常常要通宵守在田里,看着劳累得饭都吃不下的父亲,金锁十分心疼。因此每到暑假,父亲去田里干活,金锁总是执意要陪父亲一起去,金锁说:“我知道我也干不了什么活,但是爸爸累了我能给他捶捶背、揉揉肩,我还能跟爸爸说说话、聊聊天,给爸爸解闷”。夏天田里的活儿不算重,只需要早中晚去巡视一下水位。但40亩的水稻田走下来,也是不短的距离,金锁总是寸步不离地跟在父亲身后。
      如今的金锁,已经升入了初中,在离家30余公里的阿都沁苏木中学读书,然而在外求学的他,心里最挂念的就是忙碌的父亲和体弱的姥姥。正值青春期的孩子正是最贪玩的年纪,但是每次学校一放假,金锁总是第一时间赶回到家里,帮助父亲和姥姥忙前忙后、分担家务。
      在外读书的金锁,每周出门前,除了伙食费姥姥都会多塞给金锁20块钱作为零花钱,并拍着金锁的肩膀说:“你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平时自己在多买些牛奶喝,才能长成强壮的小伙子”。每次听到姥姥这么说,金锁总是笑嘻嘻地点头回应姥姥,但是每周放假回到家里,姥姥发现金锁的零花钱最多也就只花5块钱。懂事的金锁总是笑着说:“平时节省下来的钱,可以给姥姥多买一些药,让姥姥的身体早点康复。”

6、赵泽华(陕西):一位“网红励志小哥”,不仅品学兼优,还是自家包子铺的小帮手

      赵泽华是西安市高陵区杨官寨小学二年级学生。别看赵泽华瘦瘦小小,却非常能干。赵兴民拿出手机,找到儿子擀包子皮的视频。在这个视频中,几摞蒸笼冒着热气,一旁的赵泽华系着红色围裙,站在案板前,左手拿面团,右手操作擀面杖,活脱脱一副“小大人”的模样。短短数秒,一个圆圆的包子皮就在一双巧手中擀成了。
      赵泽华每天都会早起一个小时帮爸爸擀包子皮,然后才去上学。今年暑假,赵泽华每天上午都会到店里,帮忙择菜、擦桌子、点菜、上菜……妈妈孙小勤身体不好,他还学会了给妈妈揉腿捶背。不仅帮父母分担家庭的重担,赵泽华在学校还全面发展。他的班主任告诉记者,赵泽华学习成绩优异,知识面很广,掌握很多课外知识,在搏击比赛中还获得过冠军。

7、王凌云(湖北):带着妹妹照顾母亲,从不叫苦

      12岁6年级女孩王凌云刚放学,她要赶在晚上6点前回到学校晚自习,匆匆换了身干净衣服。王凌云给坐在门口的妈妈梳起头发,“我不在家妈妈你就多照顾自己,有些活等我回来再做。”乖巧的王凌云一边熟练地梳头,一边轻言细语跟妈妈说着。
      爸爸左手前臂断掉,常年在广州务工,爷爷奶奶年迈体弱,妈妈患有癫痫和智力障碍,王凌云就成长在这样一个困难家庭。小小年纪她就学会了照顾妹妹、守护妈妈,农忙时帮爷爷奶奶做农活,体味着生活的不易。“5岁开始我就在家里做饭,6岁就下地摘苞谷、土豆和红薯。”王凌云说起这些,显得十分淡然,而12岁的她略显瘦小,皮肤也在常年日晒下有些黑。
      每天放学之后,王凌云都要牵着妹妹王小雪找妈妈。原来,王凌云患病的妈妈会经常独自外出不回家。她说,找不到妈妈的时候,心里非常着急,怕妈妈一个人在路上突然发病,没人照顾。找到妈妈,王凌云脸上露出了笑容,“我最怕她在野外发病摔倒,有一次妈妈外出摔倒在苕洞里,我们找到晚上11点才找,我怕失去妈妈。”回忆起曾经找妈妈的情景,王凌云眼眶含泪。
      带着妈妈回到家中,王凌云立马打来热水,为妈妈擦脸、洗脚、梳头发,妹妹王小雪在一旁看着、学着。为妈妈收拾完毕,王凌云来不及歇息,找来洋芋准备做晚餐。点上灶火、放油、炒菜……王凌云小小的身影在厨房里忙碌着,嘴里哼唱着不知名的歌曲。做好晚餐,到田里插秧的爷爷奶奶也回来了,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王凌云时常为妈妈、妹妹、爷爷奶奶夹菜,简单的洋芋片、洋芋丝,一家人吃的却很满足、很幸福。
      吃过晚餐,王凌云开始做作业,为妹妹王小雪指导功课。做完作业,王凌云带着妹妹洗漱、睡觉,照顾妹妹的生活起居,用略显稚嫩却厚实如山的爱包围着妹妹。问起照顾妹妹累不累,王凌云懂事地说:因为妹妹现在还小,不懂事,我作为姐姐,希望多给她一些关心、温暖和爱,让她快快乐乐、开开心心地长大。
      照顾妹妹、守护妈妈,农忙时帮爷爷奶奶做农活,12岁的王凌云用她柔嫩的肩膀扛起了家的重担,诠释了孝的真谛。从家里返回学校,栏杆坪小学校长匡景映早早就在校门口打伞等着。他说,王凌云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在班级也团结同学,她是全校400多孩子的榜样。

8、宫井豪(安徽):带领弟弟顽强生活,不向命运低头

      宫井豪家住蚌埠市秦集镇高埂村,现就读于仁和中学。三年前,母亲被查出患上了尿毒症,高昂的治疗费让这个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陷入困境。祸不单行,2018年年初,父亲因患急性白血病离开人世。家里唯一的顶梁柱倒了,妈妈又丧失了劳动力,从那以后,宫井豪成为家里的“小巨人”。做饭、洗衣、打扫卫生、和姐姐一起照顾年幼的弟弟,宫井豪用稚嫩的肩膀挑起了生活的重担。每天早晨,他早早起床,帮助弟弟穿衣、洗脸、刷牙、吃早餐,自己简单吃上两口,便匆匆忙忙出门把弟弟送到幼儿园,自己再赶往学校;晚上,他一边照看弟弟一边做晚饭、温习功课,等待姐姐放学回家一起用餐;下面条时,他会将唯一的一个鸡蛋留给弟弟,自己则用白水煮面……就这样,宫井豪用最简单而温暖的方式诠释着“孝”的真谛。
      曾经,宫井豪说过:“爸爸已经不在了,我要代替爸爸去照顾妈妈,照顾弟弟。”在颁奖典礼的现场,当央视主持人欧阳夏丹问他,从什么时候开始,这样想法和责任感越来越强烈了呢?宫井豪回答:“爸爸不在的时候,我就想为家里多做一点事情,带着弟弟,好让妈妈放心。”他还说,自己最大的心愿就是把妈妈的病治好,他不想依赖姐姐,因为姐姐是女孩子,自己是男孩子,应该多做一点事。质朴的话语、真挚的情感打动了在场观众,现场一次次响起热烈的掌声。

9、李欣珂(浙江):用自己挣来的钱长期资助孤寡老人和需要帮助的人,这种超越血缘关系的爱心与孝心,展现出由己及人的大爱

      李欣珂同学平时学习勤奋,性格活泼开朗,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她特别孝敬父母,虽然是城市里的孩子但是在家承担了大量的家务工作,包饺子、做馄饨都是她的拿手绝活,是爸爸妈妈贴心的“小棉袄”。虽然年纪小,但是她特别尊敬老人,每年都要去敬老院探访孤寡老人,给他们送保健品,义务慰问演出,陪伴这些爷爷奶奶。 
      天生长相甜美的李欣珂,不到5岁就被许多国内外知名童装品牌选为形象代言人,经常参加一些儿童用品和服装的广告拍摄。5年多来,她已经为几十个国内知名品牌和日本、韩国童装品牌作形象代言,多次参加广告片、宣传片和MV的拍摄,并多次获得各种奖励。“2018“上虞区百名优秀新居民子女”;2019“上虞区十佳新时代美德少年”;2019“绍兴市十佳新时代好少年”…… 
      当她拍摄童装平面模特拿到第一笔2500元的报酬时,她就把这笔钱拿到福利院捐给了那里的孤儿和残障儿童。5年多来,李欣珂把自己拍摄广告、平面的全部报酬和各类大赛所获的奖金全部用于公益事业上。除了每年定期去福利院、孤儿院捐赠以外,她还把捐助活动扩大到社会上的困难人群。5年的时间里,她捐款的数额已经超过10万元。而这10万元全部来自于她自己平时在淘宝当模特和参加各种模特大赛获得的奖金。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多年献爱心的过程中,她还认识到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于是利用自己的力量,在班级和学校里号召同学们和她一起做公益。在她的感染下,文澜小学“让世界因我而更美”的爱心队伍也由6年前的5个家庭扩大到今年的35个家庭。 
      李欣珂用自己微薄的力量一直在默默付出着,她希望有更多的人和她一样去关心、温暖那些敬老院爷爷奶奶和福利院需要帮助的弟弟妹妹们!


10、魏蓉(陕西):与腿有残障的二伯、奶奶一同生活,自己家的生活已经不容易,还坚持长年做公益,为社会奉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12岁本该是无忧无虑的年纪,但宝鸡高新区千河镇魏家崖村的魏蓉,却早早挑起生活重担,一边照顾年迈多病的奶奶,一边兼顾家务、农活和学习,还经常参加助残爱心公益活动。 
      魏蓉的父亲患有心脏病,自从父母离异后,她便与奶奶、二伯、父亲生活在一起。由于二伯身患残疾,家里的农活、家务都落在了奶奶身上,懂事的魏蓉不忍奶奶劳累,主动帮奶奶干些力所能及的事。 
      去年春季,魏蓉的父亲因病去世,给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沉痛一击。由于悲痛过度,年迈的奶奶不慎摔伤,一卧床就是两个多月。其间,魏蓉每天除了帮奶奶倒尿盆外,还要在上学前、放学后做好一日三餐,更要兼顾家里的家务和农活。“我会做手擀面,最拿手的菜是西红柿炒鸡蛋和炒土豆丝。”魏蓉说,中午放学后时间充裕的话,她会做手擀面给奶奶吃。 
      如今,魏蓉和奶奶住在二伯家。二伯魏金峰腿脚不便,在附近一家企业打工,每天早出晚归,加之奶奶腰椎压迫性骨折,小小的魏蓉一下子成了家里的“顶梁柱”:放学后,魏蓉买菜、做饭、洗衣服、打扫卫生;农忙时,魏蓉晒麦、收麦、剥玉米…… 
      魏蓉的二伯魏金峰身残志坚,发起成立了育才助残志愿者爱心团队,经常开展助残帮困公益活动。魏蓉从小学四年级开始,便经常在节假日的时候,跟着二伯参加一些公益活动。 
      “比起真正需要帮助的人,我的困难不算啥。”魏蓉说,自己还有学上,有吃有穿,有地方住,还有二伯和奶奶,更有关心爱护她的好心人。因此,当大家得知魏蓉家的困难后,及时伸出援手捐钱捐物,但都被魏蓉一一谢绝了。一次周末,老师把女儿的旧衣服拿给魏蓉,魏蓉回家清洗时发现衣服兜里有二百元钱,周一上学时她把钱还给老师,还幽默的说旧衣服可以循环利用,但里面的钱决不能据为己有。 
      在学校里,魏蓉主动打扫学校厕所,不怕脏不怕累;在学习上,魏蓉主动给同学讲解难题,帮助大家学懂弄通;在放学路上,魏蓉主动护送低年级同学过马路,被大家称为“知心姐姐”。尽管生活艰辛,但魏蓉始终乐观向上。她热爱读书,从童话书、故事书、小说到少儿百科全书,都读得津津有味,还把书里的故事讲给奶奶听。

遵义市中华美德文化传播协会 版权所有

地址:遵义市红花岗区丁字口中山医院二楼    联系电话:13984979998    邮箱:827838515@QQ.com

黔ICP备15014843号

官方微信
联系我们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