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联系我们
欢迎访问遵义市中华美德文化传播协会官方网站 (2015-9-13)
当前位置:首页>文章>敬业奉献模范

敬业奉献模范

三代乡医,为乡亲们提供健康服务七十余载

2022年8月4日  阅读次数:894


张道立,张在吉,张德庆。祖孙三代人,一起来到颁奖现场。

他们是一家人,都是医生,而且都是党员。这一天,2017年5月9日,张德庆荣获山东省临沂市“最美乡医”称号。他要与带他走上这条路的爷爷和父亲,共同分享这份荣誉。

在临沂市沂水县院东头镇院东头村,乡村医生张德庆和爷爷张道立(左)、父亲张在吉(右)在一起(2018年3月27日摄)。如今张道立已去世。(饶琦 摄)

祖孙三代,扎根沂蒙大地,为乡亲们提供健康服务七十余载,他们的事迹令颁奖现场的好多人热泪盈眶。全场用热烈的掌声向这一家三代人致以由衷的敬意。


广袤的沂蒙大地群山连绵,沟壑纵横。1924年,张德庆的爷爷张道立就出生在这里的一个偏僻村落——山东省沂水县院东头镇曲家洞子村。那个年代,乡亲们生活十分贫穷,不单是愁吃愁穿,更困难的是缺医少药。1937年,村里出现流行病。乡亲们备受病痛折磨的景象,让张道立幼小的心里立下了行医济世的理想。但在当时,十里八乡甚至连一名懂医的人都没有。从医,对于张道立来说似乎遥不可及。

1943年春,抗日战火在沂蒙大地熊熊燃烧,乡亲们拥军参战热情空前高涨。也是在这一年,张道立跟随支前的队伍走上抗日前线,开启了枪林弹雨中的人生征程。1944年秋,二十岁的张道立经过战地救护训练,跟随医疗救护队穿梭于最激烈的战斗前线,承担救护伤员的任务。在极其艰苦的战斗中,张道立手里提着枪,身上背着装有纱布、麻线等救护物品的背包,抬担架、背伤员,为受伤战友包扎伤口。

数年时光,转瞬即逝。张道立追随共产党的队伍,从抗日战争一直战斗到解放战争。他始终牢记自己的职责,不仅救护战友,也严格遵守优待俘虏的规定,细心为每一名俘虏治伤。他的关爱感动了一名伤兵。一个安静的午后,这名伤兵悄悄招呼张道立,从怀里掏出一个层层叠着的小布包,递给他说:“我看出来了,你是个好心人。这是我家上辈人传下来的治病方子,你留着吧,也许能派上用场!”

张道立接过那个泛黄的小布包,并安慰这名伤兵:“我们都是穷苦人家的孩子,人民军队优待俘虏,你只要好好改造,我们还是一家人。”从此,张道立经常和这名伤兵交流治病的方法,向他宣传为劳苦大众打江山、谋解放的信念,一边耐心帮他疗伤,一边从思想上教育、感化他。

到了年底,部队休整改编,张道立带着部队首长和战友的嘱托,揣着这本治病方子,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不久,他便被推荐担任大队会计和村里的卫生保健员,为乡亲们医病疗伤。这也是张家杏林传承的起点。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老百姓生活非常艰苦,卫生医疗条件尤其落后。刚回村里时,张道立面对这样困难的现状,脑子里时常闪现战友们英勇牺牲的场景。战友们为了人民不惜献出宝贵生命,自己又怎能被眼下的困难吓倒?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发挥得之不易的医护特长,哪怕条件再差、困难再多,也要想方设法为乡亲们解除病痛。

村里没有血压计,没有听诊器,缺乏最基本的药物,更没有一间可用的卫生室。张道立便腾出家里的一间屋子,上山挖草药,无偿为乡亲们看病。乡亲们文化水平不高,更缺乏健康意识,患者数量较多,病情也往往很复杂。张道立便四处拜师学习,掌灯夜读医学书籍,搜集民间验方,逐渐掌握了治疗疖、疮、小儿惊吓等常见病的方法。他不畏严寒酷暑,奔波在崎岖不平的山岭小路,一边热心为乡亲们看病,一边积极参加农业生产。1957年,他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有一年春天,村里许多人患上肝炎。张道立见来看病的乡亲人数众多,干脆在家里支上大锅熬制草药,让患病的大人孩子都来喝药治病,还把配好的草药带给行动不便的病人,教他们自己在家熬药。一时间,张道立家里人来人往。乡亲们奔走相告:张道立的方子灵验,而且分文不取!

风里来雨里去,张道立这一干就是五十多年,直到年逾古稀,他还经常给人把脉开方。谁家有人生病,他从来都是有叫必到,有求必应。几十年来,他医治了无数病人,挽救了众多乡亲的生命。多年来的坚守和付出,让张道立的为人和医术名声越传越远,周边庄里的老乡都称他为“善人老张”“山里好人”。

张道立用无私和仁爱的精神影响、教育子女。他经常对孩子们说:“为了今天的平安日子,好多人牺牲了,能活着就是幸运。我们千万不要忘了本,吃点苦、受点累不算什么!”


张德庆的父亲张在吉出生于1947年,几乎是伴随着新中国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张在吉受父亲熏陶,自幼酷爱医术,经常跟着父亲上山采药,学会了一些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方法。他悟性高、脑子灵,乡亲们都看好这个伶俐又好学的年轻人。1965年,刚刚成年的张在吉被推荐担任大队卫生员。

“当一名乡亲们信任的好医生”,是张在吉成为一名卫生员时的决心。但他只有小学文化水平,阅读医学书籍很吃力,因此刚接手工作时压力很大。在父亲和乡亲们的支持与鼓励下,他边干边学,在实践中增强本领,慢慢地学习积累经验。

他请村里的教师为他补习文化,同时想方设法学习治病本领。邻乡张恒柱有多年行医经验,张在吉数次登门求教。民间医生曹淑锷治疗农村常见病很有心得,张在吉步行三十多里山路前去拜访。他还通过写信问询等方法,向沂南、莒县等地的老医生求教接骨、治疗烫伤等医术。不到一年时间,张在吉不但掌握了针灸拔罐、打针输液等技术,还收集整理了一百多个民间验方,以备不时之需。

那些年,身材单薄、每天药箱不离身的张在吉,在乡亲们眼里就是他们生命的“保护神”。他善于动脑,为人和善,看病不辞劳苦,救治了许多乡亲们。提起张道立、张在吉父子,十里八乡无人不知,无人不夸:“这父子俩,真是好样的!”

1970年春,张在吉在部队医院医疗队的帮助下,克服各种困难,带头在曲家洞子大队办起了合作医疗,为乡亲们的健康再添了一重保障。张在吉虽然高兴,可心里并不满足。因为他明白,要真正站好百姓健康这班“岗”,手中还缺良药这杆“枪”。1971年,张在吉争取上级医疗单位支持,组织创办了沂水县院东头公社曲家洞子制药厂。

这是一个大胆的决定,更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任务。要生产药品,首先得有原材料。张在吉带头种起了草药,还发动社员开荒种植牡丹、防风、大青叶等。有时,一些药材急缺,张在吉索性带上干粮,往返八十多里山路,去沂南、蒙阴等地的深山里采挖,有时一去就是三四天。

张在吉自己动手制作秤、捣罐和药架等设备,在上级医疗单位的指导下反复尝试,制成数十种药剂。一些药品的存放对温度、湿度有要求,村里条件有限,很难满足。张在吉打听到一里开外有一处山洞,冬暖夏凉,湿度稳定,正适合保存药品,就把那里当作药品仓库,用扁担挑,用麻袋背,一趟又一趟地往返运送。由于生产的药品成本低、疗效好,这个不起眼的小药厂一时间异常红火,不但方便了周边群众,还帮其他医院缓解了药品短缺难题。

“做人愚点不要紧,咱给人看病可不能犯糊涂。”张在吉始终记着老父亲的教导,心里始终绷紧人命关天这根弦。1976年8月,村民张在敬的母亲上吐下泻,一连两天汤水未进,已经出现脱水休克症状。村里有人劝:“还是尽早准备后事吧。”张在敬也觉得母亲好转无望,无奈之下打算放弃治疗。事情传到张在吉耳朵里,他想,平时老人身体还算硬朗,不至于到了无法救治的地步。他连饭都没顾上吃,抓起药箱急匆匆赶到张在敬家,经过一天两夜的积极治疗和细心护理,硬是将老人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老人恢复意识后眼含热泪,紧紧握住张在吉的手不放。

张在吉的医术让乡亲们纷纷竖起大拇指:“有这样的好医生,真是我们的福分啊!办了这个药厂,有了治病的好药,日子过得踏实多啦!”

张在吉因出色的工作多次受到嘉奖,还被推选为沂水县人大代表。他感恩乡亲们对自己的信任,几十年来兢兢业业,守护着乡亲们的健康。


乡村医生张德庆(左)上门为村民提供健康服务。记者 郭绪雷 摄

1972年出生的张德庆,耳濡目染了长辈们行医的艰辛,也感受到了乡亲们对爷爷和父亲发自内心的感恩与尊重。他立志做一名像爷爷、父亲那样的乡村医生。1995年他从卫生学校毕业,主动放弃在县城工作的机会,毅然回到家乡,接过了父亲的出诊箱。

爷爷经常教育他说:“做医生一定要讲良心,决不能糊弄人。”父亲把出诊箱交给他的时候说:“医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你要好好学习,给人看病要睁大眼睛,万万不能掉以轻心。”这些话,张德庆至今铭记在心。

2003年春,非典型性肺炎袭来。张德庆参加完乡里的工作会议,就着手指导村里设置检查站,主动参加疫情值班,一边坚持为群众看病,一边为外来人员测体温,记录上报相关信息。他负责的几个自然村路况很差,泥泞湿滑,甚至连自行车都没法骑,他就一脚深一脚浅地步行,挨家挨户发放宣传单,向群众讲解防控措施。由于张德庆工作扎实,表现突出,年底他光荣地加入了党组织,并被县里评为“非典防控先进个人”,受到表彰。

2005年,张德庆向有关部门申请,建起了标准化卫生室,与妻子一起为三个村近两千名群众服务。

山路曲折绵延。张德庆接过爷爷和父亲曾经挑过的担子,沿着爷爷和父亲走了半个多世纪的道路,奋力前行。如今,新农村建设日新月异,群众的健康需求也越来越高。张德庆经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思索,作为新时代的乡村医生该如何提高诊疗水平,更好地担起这份责任……

“给人看病尽量别走弯路,更不能让他们花冤枉钱。精准诊断,用心治疗,多为病人着想。”张德庆遵循祖辈的惠民行医理念,不仅为乡亲们看病,遇到谁家有难题,还主动为他们排忧解难。邻村田世增患病多年,久治未愈,一度对生活丧失了信心。张德庆得知,主动上门看望问诊,发现田世增患病时间长、病情复杂,便建议他去大医院进一步检查诊断。可田世增一家没出过远门,听到这个意见,全家人沉默不语。

细心的张德庆看在眼里,笑着对田世增说:“不用发愁,我陪你去北京看病。”

当时正值出游高峰期,去北京的长途客车非常拥挤,张德庆一路上小心地照顾田世增。到了北京,医院门诊排成长龙,为了早一天看上病,张德庆半夜1点就去排队。他知道田世增常年患病经济困难,就主动买来营养品,帮他支付往返路费。经过专家检查确诊,田世增通过手术顺利根除了病灶,身体很快恢复了健康。生活回到了正常轨道,一家人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张德庆心里明白,爷爷和父亲提着灯笼出诊的那个时代已经过去。卫生室虽小,也要和时代接轨。张德庆主动与上级医院建立联系,一边主动请教学习,一边将看病过程中遇到的疑难杂症通过网络传给大医院的专家,让他们帮忙分析诊断。他还建立了“院东头健康管理服务群”,利用这种便捷的方式,在网上为周边群众看病。

2017年9月,张德庆的一双龙凤胎儿女,双双考入医科院校,成为张家从医的第四代。如今,儿子张维峰已经成为一名正式党员,走上了医务工作岗位;女儿张维芝也成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考上了山东中医药大学研究生。

四代从医,四代党员,虽然生活的年代不同,经历不同,但一家人却有着相同的心愿。“传承医德仁心,保障人民身体健康,这是我们全家人永远的追求。”张德庆颇有感慨地说。

2021年,张德庆被中共山东省委授予“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巍巍沂蒙山,记载着齐鲁大地辉煌的历史;滔滔沂河水,讲述着英勇无畏、忘我进取的老区故事。在这片红色沃土上,张德庆一家人用无悔的坚守,诠释着大爱无私的人生追求;用共产党员的赤诚之心,谱写着新时代的奋斗之歌……

遵义市中华美德文化传播协会 版权所有

地址:遵义市红花岗区丁字口中山医院二楼    联系电话:13984979998    邮箱:827838515@QQ.com

黔ICP备15014843号

官方微信
联系我们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