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联系我们
欢迎访问遵义市中华美德文化传播协会官方网站 (2015-9-13)
当前位置:首页>文章>三字经

三字经

唐刘晏 方七岁,举神童 作正字

2019年9月2日  阅读次数:3590

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彼虽幼,身已仕。有为者,亦若是。

【译文】唐朝的刘晏,才七岁就被推举为神童,并且做了负责刊正文字的官。他虽然年纪这么小,却已经做了官。有作为的人,也可以和刘晏一样名扬后世。
【解读】刘晏,是唐代著名的经济改革家和理财家。字士安,曹州南华(今东明县)人。刘晏自幼天资颖悟,少年时期十分勤学,才华横溢、名噪当时,七岁举“神童”,八岁时唐玄宗封泰山,因献《颂》,唐玄宗召见后,大加赞赏,授秘书省太子正字。历任吏部尚书同平章事、领度支、铸钱、盐铁等使。实施了一系列的财政改革措施,为安史之乱后的唐朝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前面讲到祖莹、李泌年幼聪明好学的事例,这里讲到的刘晏,不仅年幼聪明好学,而且讲他年幼做了官。用这样的事例来激发同学的学习热情。
学生学习的志向、动力是相当重要的。一个没有志向的人,绝对不可能有强大的学习动力,而一个人没有学习的动力,就很难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举刘晏的例子,就是把当官作为一种志向,用这样的志向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如今,价值追求多元化,较之古代读书人的选择面似乎要宽泛许多。从政、从艺、从教、从医、从商,都成为读书人的志向目标,但是,从古至今,跟人们生存生活密切相关的工、农,似乎很少有读书人将其作为目标志向的。
透过人们的志向目标,也能看出一个时代的风气。不管是从事什么行业,现在似乎都有一个共同的导向,就是名、利、权。实际上,如果把这三样东西紧紧地跟德联系在一起,倒也蛮好,倘若分离了,就容易出问题。从媒体报道的诸多案例和现实当中,我们都不难发现,很多追名逐利、争权夺势的人,最后都没有好下场。即使是古代这位才华横溢、功勋卓著的刘晏,最终也是因谗臣当道,被敕自尽的,实在令人惋惜!至于那些被名利权势蒙蔽了心志,丧失了道德人性的读书人,其结局悲惨,虽然是罪有应得,也是可怜可叹的!现在不少家长都是这样鼓励孩子:你只要努力学习,考上名牌大学,就能找到好工作,当上大官,或者大老板、大明星,就能挣到大钱,住上大别墅,开上豪华车。孩子从小有了这种追名逐利、贪图享乐的价值观,将来就可能做出种种危险的事情。能够守住法律底线,不因违法犯罪身陷囹圄就算不错,若要指望他利人利国,就很困难了。如果占据关键岗位和居于社会上层的人都是这种自私自利的价值观,那这个社会、这个国家和民族就相当危险了。
中国古代虽然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说法,但这种说法并无害处。因为那时候读书人所读的是圣贤书,“读书志在圣贤”。而且,中国古代有耕读并重的传统,所以,读书跟从事其他行业并无明显的对立,各行各业都需要读书,而且他们读的书都是教人崇德向善的。不管读书人将来从事什么行业,都可以成为圣贤,即使是在地里耕种的农民也不例外。孔子七十二个贤人弟子当中,就有从事各种行业的人。当官从政,也可以成为圣贤官吏,而且,古代对于官吏道德品质的要求,是相当高的,因为朝廷主张选贤任能。那些历史上的盛世,可以说就是统治者推行圣贤政治的结果。如今一些高学历的人之所以犯罪,就是因为他们读的圣贤书太少,甚至还可能读了一些邪书。
所以,家长和老师在激励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时候,最好能够像古人那样,把成圣成贤作为他们读书的最高目标,这样或许就能确保他们一生平安。

遵义市中华美德文化传播协会 版权所有

地址:遵义市红花岗区丁字口中山医院二楼    联系电话:13984979998    邮箱:827838515@QQ.com

黔ICP备15014843号

官方微信
联系我们
在线留言